南海的事掀起驚濤巨浪,朝堂上下一片熱議。
這是有人謀反啊,而且已經控制了四座邊城,這就是天大的事。
朝臣聽了一個個叫囂著讓皇上派人去平反,一定要將這些逆賊捉拿歸案國法懲治。
可當他們聽得詳情時,一個個又不吱聲了。
叛軍有幾萬,這是要打仗啊。
不是簡單的平亂而已。
一個早朝,兩個時辰都還沒散,直到晌午都餓的咕咕叫了才散朝。
百里夕就在勤政殿等著,見著帝曦寧趕緊拉著他用膳。
“天大的事,也得吃了再說。”
一看帝曦寧的表情就知道朝堂上聽了些不想聽的話,一些不知情的臣子,說話的時候的確是有些氣人的。
帝曦寧不想將負面情緒帶給百里夕。
帝曦寧坐下用膳,百里夕安靜陪著一起吃,直到吃完了才跟他討論政事。
“皇上心情不好?”
“看出來了?”帝曦寧笑了笑,也不算心情不好,只是覺得朝中臣子,有些過于頑固,越發想要革新用人之道。
“都寫在臉上了,朝中是不是有人聽了臣妾想請戰去南邊的事借故為難皇上?”
百里夕大概也猜測到了。
帝曦寧沒有否認,但是跟多的是他們對此事的態度讓他頗感無奈。
“那皇上有什么不開心的,您不是也不同意臣妾正好,正好合了您的意。”
百里夕笑了笑。
帝曦寧伸手,百里夕把手搭上,帝曦寧拉著她坐到自己身邊。
“朕不想讓你去,是因為擔心你,他們不讓你去,卻是怕你這個皇后重新掌控兵權,今日早朝,得知此事,他們更多的是考慮派什么人去,需要多少糧草,卻沒有人擔心那四城百姓情況如何,一個個叫囂著平亂,抓拿逆賊,卻沒有人去分析那邊的局勢,聽之不詳就開始咋咋呼呼的…”
百里夕聽罷也是搖頭,“難怪皇上不高興了。”
“是啊…大啟取才之道革新迫在眉睫了。”
“不管皇上做什么,臣妾都支持皇上,只是這件事不能操之過急,這事事必會動到老牌世家的利益,牽扯到利益,難免就會有矛盾,畢竟現在朝堂上曦啊的運行都還是沿用了一些老的規章制度,此事急不得,慢慢來,先解決南海的問題再說,所有的革新,必須在太平安穩的情況下才能去做,否則自會帶來更大的動蕩,就怕局勢超出掌控,那就麻煩了。”
老牌世家,都是難啃的骨頭,他們盤根錯節,樹大根深,手里都有勢力,有錢財,萬一過激了局勢會把控不住。
“朕知道…只是與他們商量這件事,商量不出結果來。”
“所以,此去南海,臣妾最合適,他們都有心中合適人選,但是這些人選,都不是出于平亂的考慮,而是功勞和兵權,他們沒有細想這次動亂的嚴重程度,所以沒想著他們推薦的人是否真的勝任,第一考慮是利益,皇上生氣就生氣在這兒對嗎?”
“皇后雖不在朝堂之上,卻比他們都清楚明白,有時候朕都想罵上兩句。”
“皇上,讓臣妾去吧。”
百里夕不是借機勸說,而是認真考量之下,她的確最合適,她不是沒有好好想過朝中誰去最合適,是真的沒找到,不是說大啟朝堂除了她沒人會打仗,而是這一次去不光是打仗,復雜的氣候地形和民情,不光是會打仗就能應付的。
再有一個就是她的身份,現在逆賊控制著四座城池,城中百姓情況不明,她這個皇后的身份,有安民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