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她去金鑾殿了?皇后去金鑾殿了?”
太后聽得消息,這個震驚啊。
“是,太后娘娘,這可如何是好?”
“她要做什么,天老爺,可別出事,去多久了?現在情況如何?快去看看,散朝了沒有。”
太后急的都站起來了。
“娘娘,您先別著急,去了一會兒,這會兒還沒散朝呢,奴婢讓人在那邊瞧著,一有動靜就會過來匯報的。”
惠姑也急,聽得這事也是嚇了一跳,那可是金鑾殿,可是細想想,人家皇后從前還天天上朝呢,這么一想,好像也就沒那么稀奇了。
“你說她這是做什么,本來聽著她要領兵去南海,哀家就想找她過來說話的,這還沒說呢,她有去金鑾殿了,可千萬別捅出什么簍子來。”
“不能,皇后行事有時候是乖張了些,但是極有分寸的,出不了什么事的,再說皇上不在的嘛,您別急,身子要緊。”
惠姑只能勸著。
但是太后這會兒聽不進去,“你親自去瞧瞧,有消息立刻告訴哀家。”
沒法子,為了讓太后安心些,惠姑只能親自去盯著。
正好玉洛春在,太后回過神招呼他先回去。
“要不你明日再來,先回去吧。”
玉洛春遲疑了片刻,看著太后欲又止。
太后看出來了,嘆了口氣擺手,“罷了,有什么話就直說,正好跟哀家說說話,哀家心里有些慌。”
看得出來太后還是挺喜歡信任這個侄子的,說話也就沒那么注意。
“皇姑母,那洛春就直了,姑母實在不必如此擔心,當今皇后不是普通女子,她曾領兵數十萬,是一軍主帥,軍中治人一樣復雜,她是能在萬軍中游刃有余的人,相信朝堂之上也能應付的來,其實,這次南海之事,許多人都想簡單了,侄兒覺得,皇后請命去有她的道理,侄兒雖不是很了解朝中之事,但是這幾天略打聽了些,就朝中目前擬定提出的那幾個人,的確都沒有皇后娘娘合適,要說帶兵打仗,皇后娘娘毫不遜色,甚至十分出色,不僅僅如此,皇姑母,不知您是否還記得胡支來與咱們大啟和談時提的那些條件?”
太后點了點頭,自然記得。
“怎么?”
“當時胡支想用兩座城池換咱們的不周山,當時也是皇后強烈反對,幸而那時候沒答應,雖說不周山只是一座山,但是對南地的百姓來說意義非凡,此前,侄兒去過那邊,那邊的民情復雜,尋常將軍去了,光會打仗根本應付不來的,皇后娘娘知道不周山的情況,想必是對南邊的事有詳細了解的,打仗講究的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皇后娘娘要去南海,絕不是自以為是或是意氣用事,放眼朝堂,真的就皇后最合適。”
玉洛春一臉認真地說著,太后聽得眉頭沉了下來,臉色也凝重幾分。
“你說的這些…當真是你所想?”
“是!”
“你還去過那邊啊…那…那照你這么說,皇后倒真是最合適的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