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首的聲音剛落,千百倍于之前的浩然正氣從空中墜落而下,狠狠的砸在陳少君身上,啊,那一剎,即便以陳少君的忍耐力,也忍不住發出一陣痛苦的慘叫,那一剎,他感覺自己被徹底的撕裂了。
而時間在這一刻也仿佛變得無比的漫長,每一次痛苦,都被拉的無盡漫長。
好像只有一剎那,又好像過了無數個漫長的世紀,就在陳少君感覺這種痛苦和煎熬似乎永無邊際之時,那種似乎永無止境的沖刷似乎削弱了許多,那種極致的痛苦突然消失不見,只剩下些微的麻痹。
而陳少君腦海中那兩張金色書頁也浮現空中,傳過來一股醇厚的力量,減輕著陳少君身體的痛苦,但陳少君很快就無暇顧及這些了。
就在這一剎,他分明看到了一縷縷截然不同的銀色絲繭般的力量,從頭頂的浩氣長河中沖刷而出,一絲絲一縷縷匯聚身前,然后仿佛結繭般化成一枚龜殼狀東西。
要出來了!不知道會是什么
終于熬過去了,諸子先圣已經認可了他!
儒家五常七義,不知道他選擇的是哪條道路
……
一陣陣聲音似遠似近,突然從遠處傳來,就在這圓環狀祭壇的兩端,兩名大宗師不自覺的走上前來,眼中露出了緊張的神色。
而包括儒首在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陳少君身前那白色絲繭構成的龜殼狀東西上。
這是……度牒
那一剎,陳少君福至心靈,突然明白了什么。
儒道中人,達到大儒境界之后,想要將體內的文氣轉化成浩然正氣,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必須前往圣廟,獲得度牒。
陳少君一直以為度牒是某種令牌,或者令簡之類的東西,是只有圣廟才可以給予的,但是這一刻他突然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度牒是只有接受浩氣長河的洗禮和凈化,獲得諸子先圣意志認可,同時由心中的某種心念,凝聚而成的東西。
這種東西是任何人都無法給予的,只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去獲得。
咝,就這么片刻的時間,那枚指甲大小的龜殼狀度牒不斷變化,越來越凝實,也越來越清晰,很快,一個細小的黑色的古篆字體立即浮現在了這枚白色度牒的表面。
這是……義
這一剎,就連陳少君都看的清清楚楚,盡管和一般的古篆字體不太一樣,而且那道文字之中隱隱還蘊含著一股莫大的天地規則和大道之力,但陳少君辨認了出來。
這個字的結構實在是太簡單了。
居然是義
而幾乎是同時,儒首和兩位儒道大宗師也看到了度牒上的文字,幾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異和震動。
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看起來簡單,特別是仁義二字更是儒道的核心,但在實際轉化過程中,進入圣廟的儒道士子很少有能夠獲得這兩個字的。
不是因為其他的,而是因為和其他的字相比,這兩個字擁有著特殊的分量。
孔曰仁,孟曰義,殺身成仁,舍身取義,這兩個字代表的乃是先圣孔子以及亞圣孟子的認可,而其他字體代表的則是諸子的認同。
進入圣廟的人,大部分獲得的都是諸子的認可,還從沒有人能夠直接獲得二圣的承認。
遠古已逝,上古難追,諸子的光輝早已消失在了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難以追憶,更不用說是孔孟二圣了。
不可思議,為什么會是二圣的度牒!
他竟然能夠獲得二圣的認同,簡直難以置信。
而且為什么會是義字儒道的核心不是仁嗎這不是最容易獲得的嗎,為什么他的反而是義
這些已經不重要,二圣的意識竟然能從浩氣長河中蘇醒,這是從未有過的事,這孩子的悟性和天分,簡直難以置信。
只可惜,他的境界還低了一點,單單鴻儒境還不足以讓二圣顯圣,不然的話,我們或許可以查知更多的東西。
……
兩名儒道大宗師原本是因為儒首的命令,以及陳少君在群英殿中做出的那篇圣賢文章,才破例在此和儒首一起三人為他主持轉化儀式。
然而看到這枚度牒,兩人看向陳少君的目光,頓時和之前截然不同。
不對,好像還有東西!
突然,一名大宗師似乎感應到了什么,身軀一顫,突然開口道。
果不其然,只不過須臾的時間,那有如九天銀河般,從無盡的高空深處沖刷而下的浩氣長河中,再次發生變化,又是一縷縷有如絲繭般的白色毫光從中分離而出,在陳少君的身前凝聚成型,迅速化為第二枚儒道度牒。
這是……
這一剎那,別說是兩位儒道大宗師,就連陳少君都意外不已。
這些度牒看起來非常特別,當它們凝聚成型的時候,陳少君甚至感覺這些度牒和自己血脈相連,隨著自己的呼吸不停呼應,就仿佛是自己靈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