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周瑜的青州水軍在,完全可以走海路
將軍隊運到清軍后方
然后在奇襲盧龍塞
斷絕清軍的后路。
這次張良沒有反駁
卻還是搖了搖頭,諸葛亮卻站出接過話茬,反問道:公孫將軍
你可知道我軍和元蒙的第三次河套大戰
公孫軒轅一愣,不明白諸葛亮為何問自己這個,但還是如實答道:自然知道,第三次河套大戰,正是諸葛軍師率領奇兵,迂回數千里之地,兩面夾擊之下,再才奪回了鎮北
回了鎮北關,徹底斷了鐵木真大軍的后路,從而讓秦軍取得了第三次河套大戰的勝利。
盧龍塞是滿清的命脈之所在,而已經有了元蒙的教訓在前,努爾哈赤必定會極為重視盧龍的防備,以確保不會讓我軍有可乘之機。
說道這時,諸葛亮看著公孫軒轅的眼睛,不緊不慢道:海路迂回戰術,早到青州大戰之時,周瑜將軍就已經用過了,將軍你認為以努爾哈赤的精明,他會對青州水軍沒有任何防備嗎
公孫軒轅一愣,眉頭頓時緊皺起來,諸葛亮此算是戳中了他的心坎上,隨即死死盯著沙盤上滿清在右北平,以及遼西等地的兵力分布。
許久后,公孫軒轅露出恍然之色,苦笑道:難怪努爾哈赤將軍隊分的這么散,原來是在防備水軍抄后路啊。
沒錯,這才是清軍將兵力分散,并且轉攻為守的主要原因。
他深知我軍水軍隨時都能襲擊他的后方,為了不被前后夾擊,這才轉攻為守。
如今努爾哈赤已經沿海布置了烽火臺,一旦水軍真的在清軍后方,乃至遼西郡登陸的話,很快就會陷入被各路清軍包圍的局面。
故,海路雖能走,但卻走不通,這也是一條死路。
聽到諸葛亮此,公孫軒轅臉上的苦澀更甚,扭過頭來看著秦昊,苦笑道:秦王殿下,現在軒轅算明白秦軍為何能夠百戰百勝了,有孔明和子房先生這樣的智者在,行軍打仗根本不會犯下任何錯誤,又豈會打敗仗的道理
哈哈,本王也認為,能得諸位軍師輔佐,乃是本王之幸啊。
秦昊哈哈笑道,而諸葛亮等謀士卻齊聲道:輔佐主公,亦是我等之幸。
好了,諸位軍師不必過謙。
看著秦昊與眾謀士,一副君臣和睦信任的樣子,公孫軒轅心中那叫一個羨慕啊。
這些謀士中隨便一個來輔佐他的話,他恐怕也不會走到如今的地步啊。
秦王殿下,如今海路陸路皆走不通,看來在擊敗滿清之前,是不可能拿下盧龍塞了。
公孫軒轅一臉慶幸的說道,他本來是想彌補一下自己的錯誤,卻不想計劃竟有這么大的破綻,幸好秦軍的軍師看出來了,否則他可就錯上加錯了。
海路走不了嗎
秦昊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樣玩味道:我看不見得吧。
公孫軒轅一愣,隨即道:可是滿清已經設下烽火臺,水軍一旦靠岸登錄的話,立馬就會被清軍得知的。
呵呵,幽州以東諸郡,除了玄菟郡不靠海之外,遼西遼東等四郡全部靠海,如此之長的海岸線,他努爾哈赤還能都設下烽火臺嗎秦昊反問道。
這……
公孫軒轅張了張嘴,卻無以對。
是啊,數以千里的海岸線,滿清怎么可能都設下烽火臺
秦昊則繼續道:努爾哈赤最多在遼西郡的海岸線設下烽火太,至于遼東等其余四郡的海岸線,滿清就算有此財力,也絕不會消耗這么多的人力。
所以,水軍大可躍過遼西郡,從遼東郡進行登陸。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