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大熊收到信后一直沒有說,他們在城墻上聽到龐沖說只要答應三個條件,便會退兵,這讓他們很是好奇。
大明軍隊已經兵臨城下,以對方的戰力,攻下城池可以說是唾手可得,這個時候和談難免讓人不解。
你們看看吧!
呼延大熊將信遞給呼延圖。
呼延昊也湊過來一起看,只見信上提了三個條件。
第一條:氐夷向大明稱臣。
當然不是簡單的稱臣這么簡單,首先大明有權任免氐夷王,包括氐夷王的繼承權都必須得到大明的許可。
其次,氐夷每年要向大明進貢五千匹戰馬。
草原上的每次遷移都需要靠馬匹,如果每年進貢如此多的戰馬會讓他們無法生存,考慮到這點,大明會給予等價的谷物等糧草。
所以這點他們并不吃虧。
不過季懷安的小算盤他們自然也能看出來,每天為大明提供五千匹戰馬,將會大大削弱氐夷騎兵的數量和戰力。
他們將再也沒有力量跟大明對抗。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點,每三年氐夷王要前往大明京都述職,就是前去向大明王匯報工作,同時大明王也會給氐夷布置一些任務之類。
這便是第一條氐夷稱臣的幾點重要條件。
第二條:通商、建設和移居。
這條也包含了不少內容。
首先,氐夷將統一用大明的貨幣。
其次,大明將與氐夷開通商貿往來。
數百年來,草原上的部落一直想要入侵帝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這里太過貧瘠,物資太過匱乏。
通商能解決很大一部分問題。
帝國需要氐夷的牛羊和馬匹,他們需要糧食,布匹,瓷器等,如果能夠通過商貿來解決,又何必用殘酷的戰爭。
還有便是建設,大明將在氐夷合適的地方建立一些城鎮,幫助他們建立固定的住所。
當然,喜歡過游牧生活的可以繼續游牧。
反正草原很大,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短期能完成的。
另外就是移居,大明帝國允許氐夷人從草原移居到帝國境內,但必須申請后獲得許可,而且每年有一定的人數限制。
同時大明帝國的百姓也可以移居到氐夷,畢竟在氐夷搞建設需要人手。
至于有沒有人愿意來根本不用擔心,只要有錢賺,自然會有大把的人來。
當然,同樣需要得到大明帝國的審核和批準。
前兩條的內容都很多,看得呼延圖有些腦殼痛,有些內容他一時難以理解。
呼延昊沉著眉,他看得很仔細,也看透了大明帝國的意圖。
相比前兩條,第三條就簡單多了。
第三條:聯姻。
主要內容只有一句話:為表誠意,大明太子將迎娶氐夷小公主呼延嬋。
他奶奶的熊,上次逃婚的事我還沒找那小子算賬呢……
看完最后一條,呼延圖氣得破口大罵。
呼延大熊瞪了他一眼,看向呼延昊問:老四,你怎么看
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呼延昊嘆了口氣,接著道:既然他們想和談,那父王自然也要提些要求。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