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數字幾次傳入中原都失敗了。
14世紀初的時候,伊斯蘭教又把阿拉伯數字帶進中原,但因為戰亂,又沒有普及。
唐詩、宋詞、元明劇本都玩出來新高度,清朝的文人們一琢磨,沒啥玩的了,咱們玩翻譯吧。
至此,阿拉伯數字才有了用武之地。
細看看中原的歷朝歷代的發展政策也挺有意思的: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把學術弄到了巔峰,奠定了統一的基礎概念;
大秦帝國書同文車同軌,做到了大統一;
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攻開疆擴土;
兩晉就別提了,智商都被司馬懿用光了,廢物中的廢物。
隋唐主攻歷法和科考,為后續的朝代奠定了人才選舉的奠基石;
宋朝主攻怎么掙錢,四大發明占了三樣,冶金水平,掙錢能力全球第一,收入占世界的20%,養老制度就是從宋朝開始的,收商稅也是從宋朝開始的,唯一不好的就是太慫了,太不禁打;
元朝怎么說呢,嚴格意義上講是侵略者,他們就是征服、征服、在征服!
到了老朱那一代,對外的國策就不用說了,牛逼的一塌糊涂。還出來一個一點兒都不迂腐的格物派狠人王守仁,鼓勵發明,是古代火器的巔峰;
滿清韃子……除了是翻譯巔峰期,剩下的就不要意思說了……
到現在的一帶一路,真心是小日子紅紅火火。
政策這個東西,還是很好的,現在很多福利政策都是宋朝的時候提出來,并實行的。
宋朝有一整套比較完善的福利救濟制度,什么孤寡老人、殘疾人、乞丐、孤兒等等都能得到一個基本的保障,可以說是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據說宋朝對80歲以上老人,政府還有額外補貼,每月都有大米錢糧,冬季還給棉衣。
歸根結底就是宋朝太特么有錢了,能花錢解決的事情,從來不跟你舞刀弄槍的。
秦長青看著課本直皺眉,一臉糾結的拿出本子勾勾畫畫的,并寫出來相對應的數字和符號。
反觀李淳風等人,眼睛里全都是求知的遇望,李淳風更是看向乘法口訣,這個,你給我說說!
這就是普通的小九九啊。
秦長青撓撓頭,你在特么問我,我都不會編了,《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對了叫《九九乘法歌》,算書里面的基礎學科。
這又是干什么用的李淳風的手指一指+-x四個符號。
為了書寫簡單,《算經》那玩意兒太繞口了,還都是文文,六七歲的孩子怎么聽得懂我就給簡化了。
砰!
李淳風一拍桌子,你可知道,我有什么事兒麻煩你嗎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