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柬之經狄仁杰向武則天推舉,曾任合州、蜀州刺史、荊州長史等職,提升為洛州司馬、秋官侍郎、宰相。
后張柬之等乘武則天病發動政變,復辟唐朝國號,擢天官尚書,封漢陽郡公,后升為漢陽王。
在大唐,異姓王多難得人家張柬之就擁有了。后面唐玄宗還給張柬之一系列的追封。
年輕時張柬之涉獵經書史籍,補缺為太學生。國子祭酒令狐德棻認為他是奇才,便以帝王的輔臣期待他。考中進士后,起初調任清源縣丞。
然后就是張柬之的高光時刻了,朝廷以賢良科目召試,對答策問的一千余人,張柬之名列第一,授官監察御史,后累遷為鳳閣舍人。
張柬之能做官,完全是狄仁杰三次舉薦的結果!
狄閣老和武則天怎么說呢,兩個人算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反正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倆人的關系都有點說不清。
而且狄閣老有屬于他自己的傲嬌,李嶠、蘇味道之流,在狄閣老的眼里,充其量就是資歷老會寫文章罷了。但真正鞠躬盡瘁的宰相大唐沒有,所以舉薦了張柬之。
可是小武妹妹覺得張柬之沒資歷,就讓張柬之做了洛州司馬。
然后小武和狄閣老就演上了,張柬之上任不到半年,小武又讓狄閣老舉薦,狄閣老說還是張柬之。
小武妹妹又沒讓張柬之做宰輔,讓張柬之做了司刑少卿。
做了大概一兩個月,張柬之因為小武要和親,大罵小武,還要撞柱子。
小武妹妹一生氣,滾去嶺南做你丫的合、蜀二州刺史。
關鍵步驟來了,張柬之沒去,依舊大罵小武:你他喵頭發長見識短、胸大沒腦的老娘們兒,那鬼地方我一個人能去嗎死了好幾個鎮守的大將軍了,你就不能派兵,讓我帶兵把劍南道重新犁一遍
然后,小武妹妹咬牙切齒的,直接讓張柬之做了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聯合靈武軍使姚崇,把劍南道那些各種不服,全都收拾了一遍。
見鍍金鍍的差不多了,小武妹妹和狄仁杰都不演了,狄閣老直接在朝會上說卻一個鳳閣侍郎,小武妹妹立馬一道詔書:授官張柬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晉升鳳閣侍郎。
縱觀歷史,好像歷朝歷代的宰相里面,除了許敬宗只被貶一次,是因為把女兒嫁給少數民族部族之長馮盎的兒子,收納了很多金銀珠寶,被有司揭發,降任鄭州刺史之外,張柬之是唯一一個一路高升做到異姓王沒有被貶官的。
一直到了八十二歲告老還鄉之后,求著老李家收回他的王爵,李顯不同意,借助武三思的手找個茬把他給貶了。
然后,唐睿宗李旦一看哥哥李顯不行啊,沒張柬之和狄閣老他們老倆,咱哥倆算個屁啊輪到誰也輪不到咱哥倆做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