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伯伯不會吧秦長青天真的看著段志玄。
長青,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會不會,只有人做不做!
段志玄說完,拍拍秦長青的肩膀,除了知節,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老夫在內!今日之事,你且記下,慢慢的思量……準備酒菜吧,咱們野炊。
臨近中午,秦長青和段志玄都喝飄了,段志玄拎著一壇子烈酒,上了馬車離開。
看著馬車離去的背影,秦長青對著自己的臉就是一巴掌:對,是李績,就是李績!
但很快,秦長青又疑惑了:不對啊,不是李績,是李績的孫子!
這件事就要說李世民了,每個朝代都有一些人覬覦著王位,因為王位的爭奪而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實際上想要奪得王位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追溯到以往的歷史,每個皇帝為了搶奪王位可謂是方法用盡,甚至手足相殘,不惜殺死自己的親人。李世民就是爭奪王位這群人中的榮耀王者。
李世民自己做過這樣的事情,肯定不允許再出現在兒子的身上,古代的皇帝為了能讓自己和后代的王權更加牢固,不惜削弱和殺害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具體參考朱八八。
老李也做過這樣的事情,當時做過兩次。第一次,他先將唆使太子李承乾謀反的張亮處死,而另一個人他既想殺又不舍得殺,這個人就是老陰比李績。李世民在臨終前給兒子遺:李勣的本事不在父皇之下,甚至超越了父皇。但他是個聰明人,雖然對我忠心耿耿,但是你和他卻不熟悉,我無法判斷李勣是否忠心于你。和程知節不一樣,程知節進宮就會交兵符,但李績不會。你就找借口,奪了李績左衛率、大司空的職位,將他調配到外地,如果他敢抗命,你一定要殺了他,不然后患無窮,你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歷史就這么記載的,李世民說完過了不久就去世了,再看李勣,被任命后,老老實實去了外地做官,他領悟到了李世民的用意,不敢不從。最后,李治登基后,將李勣調配回京,并對他委以重任。李治之所以能立小武妹妹為皇后,李績和許敬宗都從中出力了。甚至小武對李績也十分偏袒,但李績的孫子明顯就不行了,沒有理會李績的用意,最后沒小武無奈的刨了李績的墳,滅了徐敬業一脈。
后來不知道因為什么,小武妹妹又把李勣與開府儀同三司張行成、揚州大都督許敬宗、尚書右仆射馬周一同配享唐高宗廟廷。神龍元年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下詔恢復李勣的官爵,并重新為他起墳改葬。
而此時的紫宸殿,段志玄、李世民、李治相對而坐,中間放著一個湯水翻開的銅鍋子。
陛下,事都辦完了!段志玄拍開酒封,給李世民父子倒了一碗酒。
難為你了。李世民嘆了一口氣,長青怎么說看出來是朕讓你去的了嗎
陛下,不是臣主動去的,是長青自己送上門的。段志玄涮了一塊羊肉,臣這幾日一直沒想好,怎么和長青開口,然后這小子自己派人把臣請過去釣魚了。自己往槍口上撞。
哈哈哈,李世民爽朗的笑了,如果輔機就這么和朕走了,他心里也會不舒服。至于茂公……朕也不是不相信,朕確信他忠心的是朕,但朕要走了,朕不確定他是終于朝廷還是終于稚奴……人吶太聰明了,就讓人怕。若是人人都如你、藥師、知節這般,朕前幾年就出海了。
陛下,那臣……
輔國大將軍、鎮軍大將軍的職位,朕是不能收回來的,稚奴也不會收回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還得鎮守京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