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已照進窗來,透過薄紙溫柔地映照著還在炕上酣睡的女孩。
“小愛,起來吃飯吧。”
爸爸輕輕敲門,輕輕呼喚。那聲音叫個柔。唯恐嚇著貪睡的女兒。
“小愛,趕快起來吃飯!”
媽媽
咚!咚!敲兩下門,有點兒急了。聲音比爸爸的叫聲提高了好幾度。盡管如此,里屋還是沒有一點兒動靜。
“姚愛——”
哥哥一個“蒙古長調”。
姚愛蹦楞從炕上爬起來,忙應道“起來了,起來了。”
看起來,哥哥發出的命令最有權威,最管用。
假如不管用,還有一招:哥哥將那毛茸茸的雞毛撣子硬生生往她臉上一撣,來來回回,立刻一聲尖叫,某人便瞬間爬起。當然,這是絕招,一般情況下哥哥也不用。至少在發出了兩次命令以后,還聽不見什么動靜才使用。他也怕嚇著妹妹。
今天省事了,只此一聲,解決問題。
說明什么,說明小愛長記性了。
小愛只有大哥能治住她。
一物降一物嘛!
小愛慵懶地走出了里屋,她頭發蓬蓬,睡眼惺忪,嬌艷欲滴,到了媽媽跟前,不管不顧,摟著坐在桌旁準備吃飯的媽媽的脖子撒嬌。
“媽媽,我還是睏,睡不夠。”呢喃之聲順嘴飄出,攪得媽媽心里癢癢的。
媽媽假裝生氣,“晚上點燈熬油地看閑書,早晨太陽曬屁股了還不起來。”
姚愛是有個愛看書的習慣,只要見著本小說就鉆頭不顧腚的看起來。
每每這時,媽媽便說她凈扯閑篇兒,功夫不用到學習功課上,大有說她不務正業的意思。
姚愛則胡攪蠻纏:我這是孜孜不倦,博覽群書哇!我這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哪!我這是讀萬卷書,走萬里路啊!如是神之明警句搬出來嚇唬媽媽。
姚愛還是摟著媽媽的脖子耍賴不撒手。
媽媽下面數叨她的話,可是雷著了姚愛!“你如果想睡足,就別想去趕集。等你睡夠了,集市連個人影你也找不到了。
姚愛猛然想起——撒開摟著媽媽脖子的胳膊,“哎吆!我差點兒忘了。”她一拍腦門兒。“為嘛不早點兒喊我,喊起了我為嘛不早點兒提醒我,險些誤我大事。”
她倒打一耙,變被動為主動。不是自已不早起,是別人不早喊她;起來以后,不是自已磨嘰,是別人不催促她,給她提個醒。
爸爸、媽媽、哥哥,一齊對視,通時搖了搖頭……
小愛是常有理。
你看她下面的動作,完全是快速系列反應:兩把水一拍臉,一漱一涮;拿起飯碗,一扒拉,完畢;換好衣服,登上皮鞋,打扮得干凈利落;再照照鏡子,攏攏頭發,甩甩扎好的兩個“一把抓”,解決問題。挎上小筐,轉身出門。
慌忙的媽媽綴了出去,“小愛你又急什么,我還沒給你交代清楚,集上要小心,別跟不認識的人搭訕,別光把雞蛋拾給人家,不知道收錢。媽媽還要說……
姚愛一伸手止住她,“放心吧媽媽,不會的,我精著呢!”
媽媽則是一臉的不放心……
姚愛笑咪咪走出了家門。
距離姚家堡村幾里路程,一條寬闊的大道,便橫亙眼前。
走上大道你會看出,大道明顯的高于周圍的田野。細沙的路面,寬闊而又平坦,即使是并行兩輛馬車也綽綽有余。
大道南北通行,向北蜿蜒著伸向遠方;往南則直達公社所在地和一個熱鬧的集貿市場。
大道兩邊的榆樹、槐樹像衛士一樣,等距離的高高聳立,守護著路基。蔥綠而又茂盛的枝椏錯落有致的生長著。
一看就知道是經過人為的精心修剪和養護。
不遠不近的樹空間隔,正好讓每棵樹的樹冠享受著充分的空間。
沒有無謂的樹枝間的磨檫,自由地生長。
除了正晌午,走在這條路上,給人的感覺是:即不陰郁,又不失涼爽,舒服!
今天的大道上,人更多了,車更多了。
三三兩兩,衣冠整齊,這些人們都是來趕集的。
走上路口的姚愛,面對的是眼前稀稀落落的趕集的人。這條熟悉不過的大路,今天令她格外的精神振奮,因為今天是她結束學生生活,給家里辦的第一件事。
她小心亦亦,放下腰筐,直起身,伸展雙臂,旋轉起來………
她記面春風。
“小愛!干什么呢?”
姚愛沒有聽見。
“小愛!干什么呢?”聲音比剛才提高了許多。
這是姚愛本家一位叔叔又一次跟她說話。
姚愛果然聽到了,停止了她的舞蹈。“啊!是二叔哇!我、我高興呢!”
姚愛有點兒微喘。
二叔記臉笑容,親昵的眼光看著她,“怎么,還不走嗎?”
姚愛笑嘻嘻,“二叔!你先走吧,我一會兒就走。”
二叔沒有再堅持,不緊不慢邁著步子匯入了趕集人的行列。
沒停留很久,姚愛,也走在這一行人中。
她挎著小腰筐,有點兒神采飛揚。小有激動的她,這么個機會也是經過極力爭取得來的。因為媽媽哪里放心讓她一個人去趕集。
媽媽平時的嘟嚕還猶在耳邊響著:小燕子還沒離過窩呢,翅膀還沒長硬呢,黃嘴丫子剛剛蛻掉,擔不得風雨呀!
怎奈家里今天都有事忙,抽不開身,雞蛋攢一腰筐了,放久了不好。只能答應讓這個未經世事的姚愛趕集去賣雞蛋。
姚愛真如剛剛離窩的小燕子,看哪都是美景一片,風光無限……
姚愛樂呵呵,美滋滋,挎著小腰筐,不快不慢地走著。
她穿著淺黃色圓領短袖和平服襯衫,長腿背帶藍色卡嘰布褲子,黑色拉帶皮鞋,很時髦。
姚愛的這身行頭,都是遠在外地城里工作的嬸嬸給她置辦的。姚愛從小到大的穿戴嬸嬸都給承包了。因為姚家姚愛這一輩人中,只有姚愛一女,模樣生得又嬌俏、清純、活潑可愛,所以一直被人呵護著長大,是個從未受過傷害的嬌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