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銀子后,趙錦兒立刻大展拳腳,重新開工。
這一次,沒有古司設指手畫腳,一切都順利了起來。
趙錦兒甚至開始琢磨,怎么再重新提讓楊蕙蘭掛名山長的事兒了。
只是,她到底高興得早了……
這日,趙錦兒較往日略晚些來到醫堂,剛剛一進門,就聽到里面有人驚叫慘呼。
她連忙順著聲音望過去,只見兩個工人,正倒在血泊里不住地慘叫,身旁幾個醫堂的大夫正緊張地為他們診治。
趙錦兒驚得快步走過去,發生了什么事怎么有人受傷
就有人回道,回趙山長,此二人是醫堂施工的工人,方才不慎從梁上摔了下來。
趙錦兒心沉下來,怎么會出這樣的事!
她千叮嚀萬囑咐的,就是再趕工期,也是安全第一。
結果還是有人受傷,還是同時兩個人!
問給兩人診治的大夫,可有大礙
其中一個頭也不抬地回道,沒什么大礙,骨頭斷了,已經接好了,將養幾個月就可以恢復如常。
趙錦兒松口氣,扭頭吩咐另一個人道,去賬上說一聲,這兩位師傅的工傷醫療,以及后續在家養傷誤工等一切費用,都從我們這里出,按照最高的標準來!
兩個還在呼痛的工人,聽到了她的話,就沒再哼得那么大聲了。
這一場風波,趙錦兒幾乎以最快的速度平息了下來。
然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事情到底還是傳開了,影響還不小。
坊間傳聞都是說趙錦兒這個山長好大喜功,為了趕進度不顧工人們死活,生生把兩個工人熬得受不住犯困,這才從梁上掉了下來。
晉文帝在宮中也聽到了些風聲。
他讓人將皇后請來。
怎么回事醫堂的工地上,怎么會出這種事還傳得沸沸揚揚
皇后心里正愁抓不到趙錦兒把柄呢,聞,面上佯裝擔憂道,唉,皇上有所不知,這事兒一出來,臣妾也是替趙醫女捏了一把汗呢!說起來,這辦女醫堂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趙醫女也是心里惦記著要把事情辦好,誰曾想急于求成,出了這樣大的禍事!
晉文帝聞,面上若有所思,急什么按部就班地建,總歸會建成的,哪里就這么著急了
皇后聞頓了頓,面上似有些為難。
晉文帝最不喜歡看到后妃這種表情,皇后有話不妨直說。
倒是也沒什么!皇后笑了笑,狀似不經意地道,就是臣妾聽聞啊,這趙醫女和她的相公兩人,當真是鶼鰈情深琴瑟和鳴,一個做太傅,一個開醫堂,都是功利千秋的大善事,將來待皇上禪位,老三做了皇帝,他榮升太師,只怕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晉文帝聞,幾不可查地皺了皺眉頭。
皇后一直觀察著他的反應,將他這一瞬間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悄悄以手抵唇,遮住了自己止不住上揚的嘴角。
她繼續加了一把火。
不過啊,有人說他好,就也有人說他不好。臣妾還聽到一些聲音,說什么姓秦的鄉野出身卻加封太子太傅,怕是德不匹位。想來,趙醫女也是聽到了這些不好的聲音,想盡快辦起這女醫堂,為他相公掙一份名聲吧!
有這種聲音晉文帝的眉頭越擰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