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臺上。
那位手足無措的實習生聽到梁清河的話語,感激的點點頭。
隨后立即開始進行方案講解。
他一邊操控著大屏幕上的ppt播放,一邊介紹道。
關于給我們的外骨骼裝甲加裝小型核彈的提案,我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最大程度上提高穿戴者的單兵作戰能力。
使其戰斗力達到一個更高的水準,并提高其在面對多種復雜作戰場景時的應變能力。
對于這個提案我做了很充足的資料查找和收集。
我認為在可控核聚變技術趨于完善的現在,過去看似雞肋的小型核彈很可能能夠在多個領域發揮更大的實際作用……
講臺上,實習生侃侃而談。
一開始他還肉眼可見的有些緊張,甚至說話都有點不利索。
但隨著方案講解的正常進行,其話語漸漸變得流暢起來。
而在下方。
那些此前并不認真,甚至頗有些不以為然的實習生們聽著聽著,也情不自禁的改變了心態。
一個個神色透露出嚴肅與好奇,凝神靜氣的細心聽講。
坐席最前一排的正中央,梁清河更是心無旁騖,面色平靜的認真聽著匯報。
時不時的點頭頷首,偶爾還在筆記本上做一些簡單的記錄和圈點。
在他看來。
即使拋開這加裝小型核彈的方案可行性到底如何不談。
光是這位實習生嚴謹務實的研究態度就值得肯定。
更何況他還從多個角度用許多不同領域的權威資料進行論證,加強其方案的可行性與可信度。
甚至在ppt中還展示了自己初設的具體加裝方案流程和細節。
可以看得出來,是下了功夫的。
不久。
實習生的匯報完畢。
他深吸口氣,向著梁清河等人深深的鞠了一躬,并誠摯的致以謝意。
而幾乎是在一瞬間。
下方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事實上直到這一次的方案匯報完畢,許多人依然不確定這加裝小型核彈的提議可行性到底如何。
還有不少人心中依然存疑。
但這位實習生準備的資料、論據等等確實非常充分。
讓這看似極為荒誕的提案平添了不少可信度。
甚至有人現在已經開始暗暗思考——
給外骨骼機甲加裝小型核彈,是不是真的可以
這時候。
梁清河翻看了一下自己剛剛做的記錄,抬起頭來看向臺上,面帶笑容的詢問道。
這位同學,在做出點評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
你自己覺得這方案的可行性到底如何
話音落下。
會議室內頓時陷入一片寂靜。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一瞬間匯聚在臺上。
而那位實習生顯然變得有些緊張起來,遲疑著撓了撓頭。
有些猶豫不決的說道。
梁導師,說實話我自己也不太確定……
雖然從技術角度出發,在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研究精力后要將其實現應該不難。
但仔細想來核彈再怎么說也是非常規武器,即使在作戰中能夠提供極為強大的火力,恐怕其實際效益也難以支撐如此大的研究和制造成本。
不過如今我們已經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相信在未來類似的問題都可以得到妥善的解決。
聽到這話,梁清河臉上笑容不變,微微頷首。
這個回答雖然和他所預料的有些許出入,但也算是中規中矩、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