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愿寺占地很大,環境看著也幽靜,李叱被僧人引領著一直往后走,見四處風景如畫,院子里干干凈凈,連路上都不見塵土。
仔細看時發現,連窗戶的油漆應該都是新刷過不久,看著色彩還很鮮艷。
回想起來之前進門時回看的那座荒廢道觀,李叱心里有些不舒服。
到了后院,門口就有不少大內侍衛守著,伸手把眾人攔下來。
哪位是世子
為首的侍衛詢問了一句,語氣神態倒是客氣。
從他身上衣著來看,應是大內侍衛統領,李叱知道原來的大內侍衛統領死于大興城叛亂,面前這個人看起來也就二十三四歲年紀,能得楚皇重用,顯然不管是出身還是個人本事,都該不俗才對。
李叱朝著那年輕人微微頷首示意,回答道:我是。
新任的大內侍衛統領盛牧魚,原本并無出仕,甚至和官場上的人來往都少。
大內侍衛統領惠春秋戰死之后,皇帝身邊始終缺個人,可是皇帝又不想隨意選個人增補。
惠春秋和甄小刀兩人,對于皇帝來說意義非凡,且不說新上來的人能力如何,只說看到那身大內侍衛統領的衣服,皇帝就會難過。
還是于文禮舉賢不避親,向皇帝舉薦了盛牧魚,盛牧魚是于皇后的表兄,為人性格沉穩,武藝也不尋常,皇帝見過之后看著頗有眼緣,于是就把人留了下來。
自從于皇后出事之后,皇帝用人,就格外看重于文禮舉薦,或許是內心之中已經認定,皇后家人舉薦的人,都可信任。
盛牧魚朝著李叱俯身行禮:見過世子殿下。
李叱點了點頭道:陛下可在
盛牧魚道:陛下就在后邊游園,此時大概在石塔處,我帶世子過去。
李叱道了聲謝,示意余九齡他們就在門口等著,余九齡不放心,可此時強行跟上去反而會被人懷疑,只好耐著性子等在門外。
李叱隨盛牧魚往前走,盛牧魚一邊走一邊說道:陛下這兩日心情不大好,世子說話要小心些。
李叱道:知道了,多謝提醒。
他們過了兩排房子之后就到了后院,這里景致比前院還要好不少。
遠遠的看到那石塔下邊站著幾個人,那一身明黃色錦衣的,自然就是當今大楚皇帝楊競。
世子稍后,我去向陛下稟告一聲。
盛牧魚歉然的看了李叱一眼,然后快步向前,不多時就回來,示意李叱可以過去了。
李叱走到近前,微微俯身行禮,畢竟此時身份是夏侯琢。
見過陛下。
楊競聽到聲音轉身,上上下下的打量了李叱幾眼,然后笑了笑道:果然一表人才。
李叱道:謝陛下夸獎。
楊競道:朕早就聽說過你,只是一直無緣相見,朕去過冀州,你卻不在,那時候你就去北疆了。
他不等李叱說話,忽然問了一句:聽聞你與寧王相識,是在冀州四頁書院
李叱回答道:是,確實是在四頁書院認識。
楊競嗯了一聲:朕也一直想去四頁書院看看的,一直都未能成行,不能聽高院長授課解惑,是朕心中遺憾。
他走到石塔近處,抬起頭看著石塔高處:朕與你本是同族兄弟,想不到第一次見面,談的卻是兩家之事。李叱道:兩家事,也可談成一家事。
楊競回頭看向李叱:你本該幫朕的。
李叱回答:我在冀州的時候,楊家也沒誰幫過我,想殺我的倒是不少,我在北疆抵抗黑武人的時候,楊家的人也沒誰幫過我,在背后搗鬼的反而是朝廷的人。
楊競皺眉。
盛牧魚提醒李叱說,陛下心情不大好你說話小心些,看起來他的提醒毫無意義。
片刻后,楊競并沒有生氣,而是輕輕的說了一句:何必如此鋒利。
李叱道:陛下說的本該,讓我有些激動,陛下勿怪。
楊競道:寧王李叱待你可好
李叱回答:剛才我說的那些事,恰好他都在。
楊競一時之間有些無以對,他本想以本族情分來勸說夏侯琢幾句,他知夏侯琢能力,若能留用,確實大有裨益。
可此時楊競已經知道,想把夏侯琢留下,根本沒有可能。
北疆戰事,朕不是不想幫忙,可是賊子亂臣,讓朕騰不出手來。
楊競再次嘆了口氣:可無論如何,若因此事你埋怨朕,朕也覺得應該。
李叱道:我沒有埋怨陛下。
楊競沉默了一會兒后說道:你心里已經認定了寧王李叱,那朕就不多勸你了,人各有志,朕不奪人之志。
他轉身面對李叱問道:寧王讓你來,想說些什么
李叱道:只是想問問陛下,陛下答應寧王的事,何時兌現
楊競反問:朕答應了什么事
李叱看著楊競的眼睛,楊競也看著他的眼睛,兩個人就這樣對視了許久。
楊競先把視線轉開,再次抬起頭看向石塔高處。
如果......朕不愿意和寧王聯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