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瑞王府推掉婚事的方法也不可行。畢竟報紙上說了,瑞王已經同意了這樁婚事,出爾反爾就是不僅會打自己的臉,還會落下看不起平民軍官的壞名聲。
昭熙公主也不能毀婚。新聞副標題的后半部分是時隔八年,禍星冤名得昭雪,正文卻只用了一小段話交代了一下昭熙公主蒙冤的過程。
大致意思是說,昭熙公主的奶媽是個手腳不干凈的人,因為偷瑞王家的東西被打斷雙手趕出了王府。在這之后她便懷恨在心,抓住昭熙公主未婚夫暴斃的機會復仇,通過一些骯臟齷齪的手段散布了這些流,毀了昭熙公主的名聲。
如果單把這段話拿出來,可信度并不算高。雖然合乎邏輯,但是整段話表達出來的信息太過模糊,很難讓人信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正文里面,效果就不一樣了。
《元興日報》用了大量的筆墨把昭熙公主塑造成一個悲情角色,又用我的癡情去襯托她的悲情,這樣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同情。在對昭熙公主產生同情心之后,讀者們自己就會覺得昭熙公主的境遇太過悲慘,覺得這對她不公平,想要為她討回公道。
這時再讓他們看這段蒙冤過程,他們就會輕而易舉的相信了——不是因為這段話可信,而是因為他們想相信這些話,所以就相信了。
可是如果她毀婚,就等同于辜負了我的一片癡心。這時大家就會轉而同情我,敵視昭熙公主,從而懷疑她蒙冤的真實性,讓她的名聲再度變壞。
什么您問我一個中學一年級就輟學的人,為什么能從文章中分析出這么多東西
中學一年級教的東西不多,國文是其中之一。行文、修辭、分析作者心態和閱讀效果,這些都是中學一年級程度的國文課程。
想到這里,我發現一直以來困擾我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上學有什么用做學問有什么用
如果說我沒上過中學,沒學過東西,現在我肯定分析不出這些東西來。古人說,書到用時方恨少,講得應該就是這么個道理。
所以說,以后還是得多看書,多看報,多學習。
也許是因為思路跑偏,注意力分散的緣故,來到軍營門口時,我的心情已經不那么沉重了。就在我打算重新整理思路,看看能不能想出個解決方案的時候,身側突然傳來了畢錦的喊聲。
兄弟!哎!兄弟!
我轉頭一看,見身穿裘皮大衣的畢錦,神色焦急的快步朝我這邊走。他應該是從車上下來的,那輛車停得比較遠,離軍營大門少說也有五十米的距離。
如果是以前,畢家的車直接就能進軍營,最差也能停在大門邊上。現在駐防部隊換成了近衛軍團的人,所以畢家的車只能停在那邊,旁邊還有兩名荷槍實彈的士兵監視著。
我見到畢錦往這邊走,立刻迎著他走了上去。我知道,他肯定是看了今天的報紙,或是聽到了相關的消息,覺得我和霜兒的婚約要黃,想要找我談談。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