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陳浪一定是受到了高人的指點。
陳浪背后有兩個高人,一個盛褚良,一個蕭郁。
盛褚良以前當官的時候,并沒有在經濟方面表現出太多的才華。蕭郁雖然也遠離廟堂多年,但沒有人會低估蕭郁對朝堂的影響力。
陛下一紙調令,蕭郁就重返內閣,擔任尚書右仆射。
蕭郁回到內閣那天,受到了內閣群臣的熱烈歡迎,但如果陳浪的這篇文章真的是蕭郁的意思,那陛下讓蕭郁回內閣的舉動,就很有深意了。
除了這兩個人外,常安民也很值得關注。
崔巖來到秦州府之前,跟常安民沒有什么往來,更稱不上了解。
因為此人在官場上一直都不順,屬于是邊緣人物。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人,忽然就被提拔成了秦州提學,到任第一年主持的歲試,就因為這篇文章,把陳浪點成了院案首。
常安民是提前收到了某種暗示,還是他通過這篇文章,洞察到了什么玄機?
對了,常安民的大兄在文淵閣,與禮部、吏部的官員關系不錯。
常安民的背后站著的是他的大兄,那他大兄背后站著的,又會是誰?
眼下這件事兒,就好似一個平靜無波的湖泊,陳浪、常安民,都只是浮在表面的小魚。
但漆黑的水底,還藏著令人恐懼的巨物。
崔巖雙手撐著桌子慢慢的站起來,道:“陳浪,你這篇文章,要不了幾日就會流傳出去,一旦公布天下,或許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作為事件的始作俑者,你做好準備了嗎?”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