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郡王向皇上進,讓楚曜娶北燕公主一事,不僅寒了楚曜的心,也讓郡王世子楚暄冷笑連連。
千禧樓包間里,太子嘆氣的看著沉默不語的楚暄:"孤原本的打算,是想讓你接管監察司的,誰曾想榮郡王竟屬意楚暄。"
楚暄冷笑:"在父王心中,他只有一個兒子,那就是楚昭,我要不是有祖父祖母垂憐,下場指不定比楚曜還要慘。"
他完全相信,要是沒有祖父祖母的堅持,世子的頭銜也不會落到他頭上。
榮親王府的關系確實有些復雜,太子也不好多。
楚暄繼續冷笑:"父王打算是好,可惜,楚曜未必會聽他的,不,不是未必,是一定不會聽的,那家伙渾身上下都是反骨。"
說著,看向太子。
"殿下不要覺得請出了我父王就能拿捏住楚曜,父母之命在楚曜那里,就是個笑話。"
太子點著頭笑道:"楚曜悄無聲息的掌管了特監司十來年,孤當然不會小看他也明白,父皇其實很重視他。"
"不過,和兩國停戰相比,一個楚曜又算不得什么了。"
"如今楚曜主動求娶北燕公主的消息已經散播了出去,為了促成議和,大楚不能不顧及北燕皇室的臉面,如此情況下,楚曜不娶也得娶,由不得他愿不愿意。"
聽著這話,楚暄面上并沒有多少喜色,想到楚曜這個弟弟,眼中劃過一絲復雜之色。
之后又和太子聊了一會兒,楚暄就回榮親王府了。
......
雖然榮親王早就將爵位傳給了榮郡王,但因為榮親王還在,王府規格還是親王的規格。
楚暄回到王府后,就被叫去了老王爺老王妃居住的榮欣堂。
"祖母。"
榮老王妃看到楚暄進屋,面上立馬露出了笑容:"暄兒,采買的人送了一些新鮮玩意兒過來,你快來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楚暄看了看丫鬟婆子正在整理的字畫、擺件等物,隨便選了兩件,就意興闌珊的坐下:"祖母叫孫兒過來,可是有事"
老王妃打量了一下孫子的臉色,擺了擺手,示意屋里的丫鬟婆子退下,然后才看向楚暄:"你父王要昭兒接管監察司,是有他的考慮的。"
"你將來要繼承王府爵位,可昭兒卻不能,如此,你父王不得不為他多考慮一些,你可不能因為這個就和你父王起了嫌棄,你父王心里還是看重你的。"
楚暄垂著頭,嘴角鉗著一絲譏笑,抿著唇沒回應。
對于生父的看重,兒時他或許還期待過,可如今他早就不在意了。
老王妃見孫子沒說話,嘆了口氣:"暄兒,祖母知道你是好孩子識大體懂分寸,你父王進宮前,是和我、還有你祖父商量過的。"
"讓昭兒接管監察司,是我們一致的決定。"
楚暄抬頭看了過去,眼中閃著不解:"祖母,我不明白,你們這樣做,就不怕三弟和府里的嫌隙越來越大嗎"
老王妃面色變得有些不好:"你和昭兒都能位高權重,唯獨曜兒不行。"
楚暄不明白:"為什么"
老王妃嘆著氣:"曜哥兒一身反骨,一直覺得府里虧待了他,你瞧瞧他平日里的所作所為,將府里的人當仇人呢。"
說到這里,老王妃面色變得陰沉,"一接管監察司就開始報復家里,明知道溫國公府是我娘家,他還是將莊四郎給流放充軍了。"
"他現在敢動莊家,日后就敢動王府。"
"曜哥兒從小就是個忤逆不孝的混不吝,如今更是變得鐵石心腸,連血脈親情都不顧了。"
"監察司又是個得罪人的衙門,曜兒無法無天慣了,要是他一直掌管監察司,指不定要給王府招來多少禍事呢。"
老王妃看著楚暄:"暄兒,今天祖母索性跟你把話說明白了。"
"你們兄弟三人的前程,早在你們出身之時,你祖父就和我商量安排好了。"
"你是嫡長孫,自然是要繼承王府爵位的,將來整個王府都是你的。"
"昭兒呢,憑借你祖父和你父王的臉面,謀上一份實權差事,和你守望相助。"
"至于曜哥兒,有你們兩個兄長在,當個富貴閑人就是了。"
"你和昭兒都是好孩子,從小到大也都是按照我和你祖父的安排長大的,就曜哥兒這邊出了差錯。"
"不敬長輩,不服管教,忤逆桀驁,自私狹隘,曜哥兒幾乎全占了,府里不求他爭光,只求他不給王府抹黑就謝天謝地了。"
"如今他才過弱冠之年沒兩年,趁著他羽翼還不豐厚,府里還能轄制他一二,他的親事必須符合整個王府的利益。"
楚暄對這表示懷疑,府里真的還能轄制楚曜嗎
老王妃還在繼續:"就曜哥兒那樣的性子,娶了北燕公主,讓他無法接觸權勢,這樣對他、對王府才是最好的。"
聽著這些話,楚暄并沒有什么反應,心里也沒有絲毫對楚曜的同情,只是為何他還是感覺有些不舒服呢
從榮欣堂出來,楚暄擰著眉頭回了自己的院子,剛進院子就看到了世子妃羅綺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