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心中早己選定了三位候選人,但他仍然希望聽聽恒昌本人的意見和看法。恒昌站起身來,恭敬地向皇上行了一禮,然后誠摯地回答道:父皇,關于兒臣的身體狀況,您也是知曉的。盡管這兩年來有所好轉,但與尋常人相較,仍顯得頗為虛弱。并且,兒臣恐怕今后也難有子嗣之緣,所以,對于娶妻一事,兒臣認為無論選擇哪位女子,都是一樣的。恒昌的語氣平靜,透露出一種無奈和釋然。恒昌說的確實都是實話,他非常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況。以他這樣的身體條件,無論娶了誰都會成為對方的累贅,說不定還會讓她年紀輕輕就守寡。對于娶誰這個問題,恒昌其實并不在意。當皇帝看到恒昌這種消極的態度時,不禁皺起眉頭:你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呢太醫們都說過,你的身體狀況己經有了明顯的好轉。只要好好調養,將來必定能夠長壽百年。至于子孫后代的緣分,也一定會到來的,你又何必如此看輕自己呢兒臣明白父皇是出于對兒臣的關心,但兒臣對于娶妻一事,真的沒有太多想法。一切全憑父皇和母后做主即可,兒臣都沒意見。恒昌恭敬地行了個禮,然后回答道。考慮到你的身體狀況,自然不宜過多迎娶女子入門。因此,朕希望由你親自挑選出一個符合你心意的人。就如同你大哥與大嫂那般,夫妻之間相互敬重、和睦相處。如果由朕來替你做主,萬一你日后不喜歡,豈不是害了你嗎皇帝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么多兒子之中,恒昌身子最不好,皇上總想在其他地方多多補償他一些。妻子娶回來是要跟他相處一輩子的,皇上希望恒昌能娶個自己喜歡的。不要像他和皇后這樣,表面上看著和睦,其實并沒有多少感情,以后兩人肯定會心生怨懟。恒昌看著皇上關心的眼神,心里暖暖的,他想了一下,道:徐家那個庶女徐櫻倒是不錯。兒子與她見過兩面,還曾被她救過,如果可以的話,就把她指給兒子吧。徐櫻雖是個庶女,但是武力很高,有實力保護自己,見事很明白,懂禮知禮。以后就算是無兒無女傍身,年紀輕輕守了寡也不會自怨自艾。她是個庶女,姨娘又不得寵,在徐家的日子怕是不好過,嫁給他雖然跟守活寡也差不多,但是總算比在徐家要好上一些。皇上皺眉:庶女不行,她身份太低,不能與你做正妃。恒昌道:不能做正妃那就做側妃好了,就選她一人,多了也是拖累她們。兒子身體也不好,女人多了在后院兒子也沒有那個精力管。反正娶個女人回來,無非就是照顧兒子,幫著處理庶務,是正妃還是側妃都一樣。皇上看著臉上沒有太多表情的恒昌,心里有些難受,最后嘆了一口氣。既如此,那就把她賜給你做側妃。若你日后能遇到合心意的女子,到時候父皇再為你賜婚。恒昌拱手行禮道:多謝父皇。恒昌離開之后,皇上心里難受,去寢宮從地道來了張昔年的寢宮,張昔年正給孩子繡肚兜呢。張昔年聽到腳步聲回頭,看到皇上剛想笑,就發現皇上表情有些不對:怎么了皇上嘆息一聲,把張昔年摟進自己的懷里,下巴放在她的肩膀上,把剛剛恒昌的事情跟張昔年說了。當初柳如煙用恒昌爭寵的事情,我不是不知道。只不過起初并未朝那個方向去深思罷了,但后來便逐漸明白過來。柳如煙畢竟是他的生母,我想著,她應該不會喪心病狂到那種地步,太過傷害恒昌。可最后誰知…若是當初,我將恒昌從她身旁帶走,那么恒昌如今的身體狀況是否會有所改善呢皇上的聲音帶著一絲低落和自責。恒輝作為他最為器重的嫡長子,他自然對他寄予了厚望。然而,其他的孩子同樣也是他的親生骨肉,每一個孩子,他都希望能好好地。對于恒昌,皇上內心不僅充滿了父愛與憐憫,更夾雜著一絲難以喻的愧疚感。張昔年沒有說話,只是伸出雙手緊緊抱住皇上的腰部,并輕柔地拍撫了幾下,以此傳遞出無聲的安慰與支持。選秀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不少大臣都在期待著女兒或者是孫女,能進到后宮,能為家族帶來榮耀。誰知這次選秀的結果,卻有些詭異。后宮一個新人都沒有進。大皇子恒輝倒是得了兩位側妃和兩個侍妾,二皇子只得了一位側妃,正妃并未選出。除此之外,皇上也就給幾個王爺的兒子指了正妃和側妃。三年一度的大選,最后竟然就這樣落下了帷幕,諸位大臣得到消息之后,沉默了一夜。第二天,雪花似的奏折就出現在了皇上的龍案上。皇上挑了幾個看了一眼,然后就扔到一邊了,看都懶得看。這些人都在關心他為何不納新人入后宮,不過辭藻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想要從規矩上勸,但他后宮妃嬪不少,家世背景不錯的也大有人在。想從江山社稷,子嗣上勸的,他們又開不了那個口,誰讓皇上最不缺的就是兒子呢這些大臣們心里那叫一個無奈,想勸沒法勸,只能憋悶地胡亂寫一通,皇上都不帶理會的。欽天監給恒昌和徐櫻和合了八字,然后選了六月初二這個良辰吉日。至于恒輝的兩位側妃,會在五月二十兩人一起進府。選秀的事情就這樣平靜地過去了,操辦完這件事之后,皇后終于有了空,開始頻繁的叫人去請安。張昔年自然知道皇后沒安好心,但是她也不能太拿喬一次都不去,所以請五次只去兩次。去的這兩次,怕一不小心會找了道,張昔年都帶了會醫術識毒的人貼身伺候,防著皇后會明目張膽地下手。不過這兩次倒是挺正常的,但是張昔年依舊沒有放松警惕。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