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若你們家果真能育出如此高產的糧種,就是大功一件!能多救千千萬萬的百姓!
即便沈澤連安陽郡都去過,可見過最大的官也只是徐縣令,頭一次見到崔明啟這個四品官,他不免有些緊張。
他便忍不住又往沈逾白瞥。
見沈逾白從容不迫,心中才稍安,這才朗聲應道:我們農戶也不要什么大功,只希望大家伙都能吃飽飯就成。
崔明啟為之動容。
百姓所圖不過一日三餐,可就是這簡單的愿景,卻極難實現。
賦稅、募捐、父母官苛待,鄉紳盤剝。
勞碌一年,留在手里的糧食也不過能堪堪不餓著。
若這紅薯真有如此高的畝產,老百姓的日子便能大大好過。
崔明啟道:若證實畝產確實有如此之高,本官定為你們請賞!
作為一府父母官,斷然不會未經證實就貿然將種子推廣。
他需得找塊試驗田,差人先種一季,一旦確定畝產確實有如此之高,才可進行后續。
顧不上吃晚飯,讓人提著一麻袋紅薯急匆匆回了府衙。
被留下的崔承平見狀,整個人都麻木了。
他算是發現了,在沈逾白面前,他爹實在不像他爹。
待吃過晚飯,沈逾白此前住的客房已經收拾好了。
沈澤幫著沈逾白將東西搬進去。
關上房門,沈澤悄悄問沈逾白:我剛剛露餡了嗎
沈逾白笑道:你說得極好。
沈澤這才放心。
他家確實每年種紅薯,但每年畝產也就一百多斤。
此紅薯是逾白五月提來家里,說是收成高,讓他爹種的。
他們回來時,他爹特意挖出紅薯想辦流水席時吃。
誰知這一挖不得了,把全族人都驚到了。
逾白便讓他們裝起來拿來知府家。
以往他將逾白送過來后,約好再來的時間后就回家了,此次卻一直等到崔知州傳召。
話是沈逾白教他說的,功勞也安在了他們家頭上。
按照族長的想法,這功勞是要給沈逾白的,可沈逾白卻認為自己已連中四元,風頭太甚,實在不該再出風頭,以免招人記恨。
族長當然是聽沈逾白的,這事兒也就這般操作。
即便府衙派人去沈家灣查探,也只會聽說是族長家的畝產高,絕不會扯到沈逾白身上。
至于這紅薯種子從何而來,族長沒問,沈逾白也沒提。
自也不會有人想到是從五千年以后傳過去的。
沈逾白從蘇錦那兒得知未來的糧食畝產量高達上千斤后,就想將高產的農作物搬到大越。
只是初次不適合太驚人,就讓蘇錦找了產量低些的糧種。
蘇錦在網上搜羅很久,才搜羅到畝產這么低的紅薯。
當時店家還特意提醒:這紅薯除了甜一點外,其他優勢都不明顯。
哪里是不明顯,簡直一無是處!
所謂的甜,在其他蜜薯面前也是一敗涂地。
誰讓她要幫崔明啟升官呢,誰讓沈逾白既想讓老百姓受惠,又要保穩呢
于是她成了店家眼里的肥羊,買了幾百斤這種賣不出去的紅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