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婦人附和道:這洪水又不是大人引來的,你怪大人做什么!
最近通府新招了不少人,為的就是趁著暴風雨來前多建牢固房屋。
也因此,不少人家實實在在承了知府大人的情,得了好處的。
聽到自家人如此責怪知府大人,就忍不住多為知府大人辯解幾句。
如此一來,那些鼓動的聲音雖大,到底也并未真的有多少人聽他們的。
縱使有些氣盛的年輕人被煽動了,也立刻就被家中長輩給壓了下去。
半個時辰后,一條船搖搖晃晃從馮府出來。
鄭乙朗聲道:救災粥已煮好六桶,需十二位水性好的人撐船發粥,誰愿意來幫忙
附近眾人一聽就大喜。
原以為大人在為自己做飯,誰成想竟是為他們這些百姓煮的救災粥。
他們險些誤會了知府大人。
大家便紛紛報名。
都是在海邊長大,水性自是好的。
只因為沒船,才被困于自家屋頂。
若能去發粥,就可率先讓自家人吃上,甚至讓自家人吃飽,怎么能不愿意。
眼見有人跳入水中就要朝著他的船游過來,鄭乙鏘一聲拔出刀,指著在水中游泳的人怒喝:大人有令,任何人不得離開自家屋頂,若膽敢異動,按謀逆罪斬立決!
跳入水中眾人被嚇得連忙又爬回自家屋頂。
立刻有人不滿:為何不讓我們動
我們是受災,又不是造反,官府不救我們,難不成還不讓我們自救嗎
簡直不拿我們當人看!
鄭乙迅速鎖定幾個叫得最歡的人,便知大人顧慮并非空穴來風。
他當即大聲道:大人說了,救災糧保存完好,你們都有粥可喝。
一句有糧,就能在一瞬安定一條街的人。
靠近馮家的各戶都是欣喜不已。
鄭乙繼續道:因著水災嚴重,看管糧食的人并未來此處。為了防止有人趁機搶糧,就要辛苦各位互相監督,誰若下水,就是為了搶糧。糧食被搶,大家就都活不了命!
百姓們俱是恍然大悟,紛紛互相盯著。
災年趁機搶糧食的事跡可不在少數,若真被搶走了,他們真就徹底沒吃的。
若水退得慢些,便是餓死也不足為奇。
糧食放在知府大人手里,總歸還有他們一口粥喝。
立刻有人道:大人說得對,誰這時候下水,就是不安好心,就是要搶咱們的救命糧食!
誰都不能擅動!
對,咱們互相盯著。
請大人放心,我們必會守好糧食。
聲音越發堅定。
鄭乙心中稍稍松了口氣。
果真按照大人所,百姓都是愿意的。
他們也就不用擔驚受怕。
鄭乙便道:勞煩大家將此消息傳遞出去,讓整個通府的人都知曉,我等便專心熬粥分粥,必不會讓大家等太久。
大家一聽,紛紛答應下來。
按照沈知府的要求,鄭乙是每戶選一名青壯年,一共選了十二位。
煮粥分粥等實際都是體力活,男子體力更好,做起來會更得力。
其實婦人更安全。
以大越的風俗,便是真有人別有用心,也多半會鼓動男子,婦人終歸還是主內更多。
只是如今受災嚴重,水災提前到來,馮府只來得及準備六艘船。此時這六艘船的活兒便十分繁重,選男子更合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