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糧食事關重大,便不再堅持,只是目光頻頻往那院子上空飄,瞧見上方的青煙沒停過,他們又安心。
那里有糧食,有很多人在幫忙熬粥。
只要等著,總會分到他們手里。
船只頻繁來往于馮家和附近幾條街,待到傍晚來臨,船只已經越跑越遠。
待到日落西斜時,遠處一艘艘或大或小的船排成隊朝著這邊馮家等宅院而來。
除了那些護衛兵,竟還有不少婦人和鎮長等一同前來。
湖河鎮的鎮長一見到沈逾白在燒火,就急得跳腳:怎的能讓大人干這等粗活你們還站著干什么趕緊忙活起來!
婦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鍋,動手建起簡易的灶臺,就自行去拿糧食打水煮粥。
鎮長道:大人您放心,小的挑的都是鎮上品行好,也一同打過仗的人。他們的新房子都是大人給建的,家人也都從府衙拿工錢,大人您盡可安心。
沈逾白看著那些熟悉的面孔紛紛忙碌著,絲毫不用他費心,當即對鎮長一拱手,道:勞煩老丈了。
鎮長笑道:大人莫要怪罪小的,小的便心滿意足了。
原本周百戶只要那些護衛兵,是鎮長得知知府大人要人去守糧食賑災,就主動將鎮上的人帶過來幫忙。
大家本就是從村里搬到鎮上,以前不是一個村子就是附近村子,知根知底,很放心。
再者,大家都是漁民,雖住到鎮上,那打漁用的破船卻舍不得丟,今日都給帶過來救急。
至于那些婦人,本就是來熬粥的,連自家的鍋和鏟子等也都一并帶了過來。
三百條小船,分到六個放糧食的地方,一處也就五十來條船。
除了留在通城內的五十條船,其余全往各個村鎮救災去了。
待救災的船回來時,又帶回來不少其他鄉鎮的空船。
于是又在通城招了些人分粥,只是這次,招的全是婦人。
有了湖河鎮百姓和通城婦人們的幫忙,這抗災的壓力便大大減緩。
沈逾白在災前準備的船,也都盡數在通城內穿梭,四處都是粥香。
縱使到了晚上,那些船也未停歇。
只有這么些船,歇人不歇船,也只是勉力支撐。
兩日后,沈逾白正在幫忙打水時,王虎高興地沖了回來:大人,水退了!
沈逾白提著官袍的衣擺沖去馮府門口,瞧見那水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降低。
他終于長長松了口氣。
終于熬到水退了。
不會再有人溺死。
不過……
如此一來,大家便要回到各自家中,就無法再互相監督。
若再有人背地里有什么小動作,就極難發現了。
沈逾白思忖片刻,轉身回了院中,找到正在井邊打水的周顯。
周百戶……
周顯打斷他:沈大人您就直說吧,萬萬莫要再恭維我,我實在遭不住。
沈逾白頓了下,心中暗忖自己是不是有些不拿周顯當人了。
不過災情當前,也顧不得他多想。
水今日應該就能退完,該護著各處的糧食了。
只要糧食在,通府就能穩住。
若沒了糧食,通府必是要亂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