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仿若巡撫便是最適合沈逾白之位。
褚茂業再次站出,朗聲道:依首輔大人所,沈六元入閣更能盡展其才!
薛玉書眼前一黑,險些暈死過去。
若非朝堂,他必要去將褚茂業的嘴堵住!
沈逾白怎能入閣
官員升遷都需熬資歷,便是最快入閣也需十幾年,沈逾白入朝不足四載,資歷如何夠
此乃根本不可能之事,褚茂業怎的就在朝堂胡亂提出
他們劉門必然要遭受攻訐了。
果然,不少官員站出,紛紛指責褚茂業。
朝堂之上,除了褚茂業,無人不是苦熬多年,誰都比沈逾白資歷老。
他們都尚且還在苦熬著,如何能讓年紀輕輕的沈逾白入閣
原本因萬民書沉寂下去的官員們紛紛對著天元帝哭喊叩首,大有一副天元帝若聽讒,便要一頭撞死在大殿之上的架勢。
文臣們最擅長的,莫過于一哭二鬧三上吊,但凡有個臣子真撞死在朝堂之上,史書上必要記下天子一筆。
此時這一切莫不被當值掌記一一記載。
天元帝便是再如何能忍,此刻也是鐵青了臉,當堂怒喝:你們如此行事,是說朕乃昏君不成!
百官消停了。
今日,百官與天元帝對上,百官不會退,天元帝本無此等想法,卻被逼著不能退,如今能退的也只有沈逾白。
沈逾白再次行禮,朗聲道:臣入朝不過三載,功績不過寥寥,實在不敢妄想入閣。
本就只是褚茂業一人之,天元帝還未開口,百官就如此委屈,天元帝心中很是惱怒。
沈六元平身。
不過片刻,天元帝已然平復心緒。
沈逾白重重叩首:謝陛下。
待他起身,天元帝沉靜下來,道:此事容后再議。
都察院與于門眾官員均是歡喜。
今日萬民書一出,便是沈逾白勢頭最大之時。
此時派官必小不了。
若支持之人多了,怕是那沈六元真要靠著萬民書入閣。
只要往后緩上一緩,勢頭只會逐漸削弱。再加百官群起攻之,必不讓沈逾白留京!
崔明啟自是能想到這一點,在心里狠狠嘆了口氣,很是惋惜,卻又無可奈何。
逾白樹敵實在太多。
于達倒是面露一絲得意,只瞥了眼沈逾白就斂了情緒。
今日叫沈逾白前來,本就是為了災情。
天元帝便問道:沈六元在通府多次救災,可有何法子救治雪災
于達眼底露出一抹幸災樂禍,于門眾官員也是個個面露譏誚。
如此大的坑擺在沈逾白面前,他們還要推他一把,看他跳下去后如何被雪埋!
崔明啟心中默念,萬萬不可意氣用事,萬萬不可應呈下來。
陛下,臣倒是有個想法。
隨著那道清朗聲音響起,崔明啟心頭便是一緊。
完了,真跳進坑里了。
縱使逾白主意多,怕也是要被百官狠狠撕咬。
于門與都察院眾官員早已摩拳擦掌,就等沈逾白接下此差。
只是沈逾白下一句話就讓他們神情僵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