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到學堂外停下,才剛剛停下,就有人跟孫二打招呼。
孫大人又過來視察啊可真辛苦。
孫大人辛苦了。
有孫大人看著,是這些女娃的福氣。
一句句稱贊完全發自內心,根本不是臨時演出來的。
孫二笑呵呵的和這些人說了幾句話,等他們走遠了,這才走到了馬車邊上,夫人,可以下來了。
盛夫人帶著金姑姑從馬車上下來,跟在孫二的身后朝著學堂里走去,一路上,眼中都滿是好奇。
她雖然出身名門世家,也自小讀書習字,琴棋書畫也都會,可那都是請了名師在家里教的,從來沒有上過一天學堂。
雖然以前從來沒有上過學堂,但是家里面有上過學堂的兄弟,對于學堂里的情形,盛夫人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
但從進了大門開始,她所看到的一切,和她知道的完全不同。
學堂竟然還能是這個樣子嗎
院子里面有一些模樣怪異的東西,不知道是用來做什么的。
正對著大門的是一個兩層的小樓,每個房間都開著大窗戶,透過開著的窗戶可以看到里面坐著的女孩子們。
她們一個個脊背挺直。
有的正目視前方,認認真真地看著父子講課。
有的則是低頭看著書本,從她們口中發出了朗朗的讀書聲。
在盛夫人的印象里,小姑娘們都是柔柔弱弱的,說話也都是輕聲細語的。
她從來都不知道,她們竟然還能發出這樣爽朗的讀書聲。
原來女子們坐在一起讀書習字竟然是這樣的場景!
不知道為什么,看著眼前的一切,盛夫人竟然覺得有些熱淚盈眶。
教書的先生有男子,也有女子。
每個人都教得十分認真,沒有任何的敷衍,也沒有區別對待。
好似下面坐著的學生,日后都要去參加科舉一樣。
直到從院中出來,將大門關上,孫二這才再次開口。
夫人莫要見怪,她們都正在上課,我們若是在里面說話多少都會打擾到他們,所以剛剛屬下才沒有開口。
不會怪你,這我都明白。剛剛我看見有女子在教課,這些女夫子是從何而來
回夫人的話,這些女子都是富貴人家的夫人或者是小姐,也有一些秀才或舉人的女兒。
她們都是從小就讀書習字,又精通詩詞歌賦,還有各種樂器,在得知神女要辦女子學堂之后,她們自愿來這里教書。連月銀都不愿意要。
還是神女說不能讓她們又出力又出錢,如果她們不要就不讓她們來了,他們這才要了月銀。
他們的月銀竟然是神女出的嗎
是神女和王爺一起出的。
除了來學堂里讀書之外,庭州和西州的女子們還有別的選擇。
盛夫人頓時來了興趣,還有什么別的選擇
神女建立了繡坊,只要愿意都可以進去學習刺繡和裁衣服。
她們做出來的衣服,神女會全部收走,幫他們賣掉,然后分給她們一定的報酬。
神女說了女子亦可靠自己的本事立于這個世間,不必完全依附于男子。
不僅可以裁衣刺繡,還讓一些女子跟著學醫,要讓女大夫普及起來,讓女子看病不再成為難事。
孫二每說一句,盛夫人的眼睛就亮一分,就連金姑姑也是同樣的反應。
兩人生于世家,后來又久居深宮,見識了這天下的富貴,但同樣也知道女子在這世道上有多么的艱難。
無論是在家中還是進宮之后,女子所有的榮寵及生活,全都依附于男子。
她們以前也想過,可否靠著自己立于這世間。
但也只敢在心中想一想。
卻不曾想到,在這偏遠的庭州和西州,竟然已經在神女的幫助下,讓這么多女子上學堂學本事,靠自己的本事養活自己。
孫二略想了想,又多說了幾句,自從神女開始幫著賣衣服之后,這兩州的百姓女子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很多家里,男子的收入尚且比不上自家的女人,以前看不上女兒的,現在也都個個將女兒當成了寶。
盛夫人皺了皺眉。
這些人家的態度雖然轉變了,可是心里卻并沒有轉變。
他們只是因為自家的女人可以掙錢了,所以才有所改變而已,并不是發自內心的。
但很快盛夫人就想明白了。
無論他們心中是怎么想的,至少他們表面上已經做出了改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要是連這樣一個開始都沒有,又談何從根本上改變呢
神女當真是……厲害!盛夫人由衷地稱贊,有神女在,是這兩州百姓之福。
若是整個大周都能如此,那天下的女子,都會比現在幸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