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所不錯,這些人必須在短時間內將其全部換掉,否則早晚會出事。
臣附議!
聽著這些話,秦玄雅卻是說道:可是我大康如今人才緊缺,哪有這么多人調動
我大康已然恢復元氣,雖然還有三州之地沒有收復,但是如今的大康已經與先前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老臣建議,恢復科考,讓天下學子有一展才能的機會。
這建議一出,所有人都將目光轉向了提建議的許壽安。
恢復科考!
這可是天下讀書人的一大心愿。
自大康內亂以來,科考之事便擱置了下來,這也使得,這兩年大康的新鮮血液補充不上。
如今他這建議一出,所有人都跟著附議。
哪怕是朱三平和莫正平,也朝著許壽安投去了一個善意的目光。
這老家伙,總算是提了一個好的建議。
當然,他們也都明白,但凡與讀書人有關的事情,這老家伙腦袋都是正常的。
秦玄雅見到這朝堂上難得聲音一致,心里也有些欣慰,說道:那就恢復科考制度,這件事情交給太傅大人來負責,朱三平在一旁協助!
原本挺好的一件事情,許壽安聽到這個旨意,嘴角抽了一下。
讓他負責自然是正常的。
因為這件事情他熟悉啊。
可是現在多了一個朱三平,這事就有些不正常了。
他人老成精,自然能猜出陛下的意思,無非就是想讓朱三平提前接觸這些事情唄。
安排好了科考的事情,秦玄雅又拿出了一件頭疼的事。
手持一份奏折,朝著下方官員說道:這是張鐵軍遞上來的折子,這個定遠將軍覺得在這一次收復定州中,沒有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心中有遺憾,想讓朕把他調到雍州去。
奏折是從定州遞上來的,也是以張鐵軍的名義,可是這上面的內容不是他寫的。
很明顯,是出自他的那個副將之手。
而且,朝堂之上,所有人都清楚,這次定州之所以這么快收復,其實真正的功勞,還是在張鐵軍。
只不過這家伙自己不知道而已。
陛下,如今衛舟已然撤出了封州,而且還帶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
但是他的主力部分卻始終留在封州,說明他已經做好了與咱們一戰的準備。
許大元帥告假在家,這個時候讓張鐵軍去雍州,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提意見的是還是許壽安。
他這話一出,又有人看不懂了。
以前讓許君年回來避風頭的是他,現在要把張鐵軍調往雍州的還是他。
這個老家伙,明明跟許君年是族人,而且關系還不錯。
可他卻表現得如同跟許君年有很大仇怨似的,處處針對他。
秦玄雅深深地朝著許壽安看了一眼,然后說道:行,這事朕會考慮,如果真的沒有了別的選擇,那就讓張鐵軍前往雍州。
我就怕,這雍州的人管不了他,沒有張馳這樣的人管著,會出亂子!
說到這里,秦玄雅搖頭苦笑,心中滿是無奈。
這猛將雖好,卻也有太多的缺點。
而這些缺點,就是讓人頭疼的對象,一點辦法都沒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