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到好處的鄭珣也不在心里頭抱怨,開始認真批折子。
沒過多久,抄家的李統領回來了,信件確實是在鄭珣所說的地方找到。
“好好好,想不到,我們大雍竟出了個神算!”皇帝不走心地演了演不可置信、大驚大喜的反應。
李卓適時遞話,崇拜又欽佩地道:“公主算無遺策,所說的地點十分精準,若不是公主,微臣怕是要費許多功夫才能找到證據。有公主在,是大雍之福,百姓之福啊!”
一君一臣你來我往地吹了鄭珣許久,直到鄭珣繃不住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后,皇帝才問她:“說說看吧,你的要求是什么?”
“德妃和淑妃要幫二姐姐辦事,父皇最近半年別去打擾她們唄。”
皇帝假裝猶豫了片刻才答應,鄭珣得償所愿,高興得眉眼彎彎。
但是她一點都不知道,皇帝這就是在哄她呢。
-----------------
翌日早朝。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的鄭珣如幽魂般飄進了奉勤殿。
鄭瑾和鄭驕被她嚇了一跳,膽戰心驚地護在她身側,生怕她在朝堂上睡過去。
氣死我了,被父皇抓著打了一晚上的工,我倒要看看,皇帝有什么瓜
皇帝:……
昨兒不是不生氣了嗎?怎么轉天就翻臉?
果然是人心思變啊!
他的目光輕輕落在下邊的文武大臣身上,暗含警告。
聽得到心聲的大臣們:皇上放心,我們都是有道德的吃瓜群眾,不會出去亂說哦。
原來父皇小時侯這么慘,欽天監……這欽天監怎么專出畜生,說什么父皇是不祥之兆,若是過得好了,會帶來滅國之患
記心期待看熱鬧的大臣瞬間收起多余的表情,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全當自已是根木頭。
實在是此事太過敏感,這個瓜他們吃不起啊!
好一個胡說八道,這明顯就是污蔑,就是有人看不慣父皇,所以找了個明目張膽磋磨他的借口,但是偏偏先皇那個蠢貨還真信了
所以,父皇小的時侯過得比皇宮里最低等的奴婢都不如,為了混口飯吃,他成了那些太監宮女的出氣筒,誰受了氣都能踩他一腳,至今,父皇身上都還有兒時留下的傷疤
燙傷、鞭傷……一層疊一層,明明是皇子,但是活得比路邊的狗都不如
他那個時侯還是一個小孩子,就要遭受那么多苦難,若不是李公公不離不棄,和父皇相互扶持,恐怕他早就堅持不下去了吧
父皇才不是亡國之君,褐國在他活著的時侯始終只敢暗中讓點小動作,他明明是大雍的定海神針
李公公心疼地捏緊浮塵,這一瞬,他似乎回到了曾經那段最黑暗的日子。
那時侯的他和皇帝多苦啊……
無數次,他們都想過死了算了,但是死算什么本事,那些欺辱他們的人尚還好好活在人世,憑什么是他們去死。
他們偏要活!偏要活出個人樣來!
如今,成王敗寇,他們成了笑到最后的人,那些欺辱過他們的人,大部分都已經化成了泥土。
皇上已經成了人間至尊,那些曾經能夠傷害他的,現在只是無關痛癢,他唯一擔心的,就是皇上會因為被提起傷心事而不開心。
后來太后“仁慈”,將父皇記在自已的名下,他的日子才算稍稍好了起來
但是太后那老妖婆壓根沒安好心,她就是不能生,又想把權,所以她需要一個傀儡
你看,一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女子都能看清父皇是被冤枉的,但是先皇那個蠢貨卻不能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