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妮子如今已經十二歲,出落得越來越是水靈,人見人愛。絲絲的“排他情結”已經如春雨后的小草般,在柳衙內心里緩慢而又頑強地滋生出來了。
貌似今后的“護花”任務,又重了一層。
吵吵鬧鬧的到了八月底,寧清大學的新生入學曰期到了,柳華收拾行囊,準備前去報到。阮碧秀自然是不放心她一個女孩子出遠門的,嚷嚷著要親自護送大姐前往省城。
柳俊笑著說道:“媽,家里事情多,你去了省城,誰來管我們啊不如叫江哥送大姐去好了。”
柳華頓時就紅了臉,眼睛里卻滿是企盼。
阮碧秀便即會意,拍拍兒子的腦袋,笑道:“就是這么辦,叫小江請兩天假。”
“兩天不夠吧來回都得兩天,報名啊,安排住宿啊什么的,也得要點時間,我看最少四天。”
柳俊邊說邊朝大姐猛眨眼睛,柳華朝他威脅地揮了揮拳頭。
“行,四天就四天,叫你江哥跟你爸請假去。”
江友信懷著略微有點忐忑的心情找柳晉才請假。一貫穩重的江科長在陳述請假理由時也不免緊張得很,說話吞吞吐吐的。
柳晉才笑了笑,溫和地道:“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江友信從柳晉才辦公室出來,硬是連擦了幾把汗。
一直等在外頭的柳衙內笑道:“江哥,把握好機會。這樣吧,我派個車送你們去,省得擠長途班車受罪。”
對于柳俊的情形,江友信是很了解的。知道他那個“向陽縣通達物流公司”眼下已經擁有了四臺卡車,三臺嘎斯車,一臺吉普車。
自然,親近如江友信,卻也還不知道,那臺吉普車其實是柳俊個人的專車。名義上是通達物流的車,事實上每曰停在離巧巧面包屋不遠的供銷社大院里。
司機是周厚群在青安縣叫過來的一個戰友,叫蘇建中。身體強壯,技術好還不多話,柳俊要不叫他,捧著本小說能在面包屋的樓上看一天。簡直就是一等一的私家車司機。當然,柳俊暫時用車的時候不多,主要就是跑跑柳家山,看看工廠,偶爾也自己開車過過手癮。
如今柳家山的工廠總數已經達到四家了。除了制磚廠、騰飛機械廠、宏大搪瓷廠之外,好叫各位得知,清涼風扇廠也建起來了。
這個風扇廠的規模,還是很小的,主要合作方是方文剔和柳兆敏,他們占四成股份,其中方文剔三成,柳兆敏只有一成。原因很簡單,方文剔積蓄比柳兆敏豐厚嘛。柳家山大隊投資五成,倒是貨真價實。如今的柳家山,也算得財大氣粗了,區區幾萬塊錢投入,不在話下。
用柳晉文的話說,就是“咱們公家還能占他一個殘疾人的便宜”
這話硬是要得,透出一股王霸之氣
至于另外一成,卻是由柳衙內投入的。柳俊原本不想占這一成股份,沒啥意思,并不是什么生意都要插一杠子的。盡管柳俊也知道,今后數年之內,在空調尚未大規模崛起之前,風扇這種價廉物美的消暑用品,還是有很大市場空間的。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紀,一些品牌很硬扎的風扇,也一直銷售得不錯。這個項目投資下去,運作好了,絕對可以創造出一個響當當的品牌。
但是方文剔堅持一定要柳俊入股。
他放不下“利民維修服務部”的生意,沒有太多時間呆在工廠,想學柳衙內的樣,做一個只管收錢的甩手掌柜。柳俊如果不入股,他實在有些放心不下。
柳家山是柳俊和柳兆敏的老家,不是他的。
不過他對柳俊卻十分放心,知道柳俊絕不會坑他。有了柳俊的一成股份摻和在里頭,他便相信沒人敢陰他的工廠。這點草根階層患得患失的小心眼,柳俊倒是相當理解,也就遂了他的心愿,掏出點錢砸了進去。
技術轉讓是梁經緯幫忙在d省省會一家老牌的風扇廠聯系的。他的老營長自衛反擊戰中榮立一等功,因為受傷,不適宜繼續留在部隊服役,轉業到了這家區屬的風扇廠做黨委書記。梁經緯是老營長一手帶出來,最看重的兵,又聽說是支援內地經濟建設,二話沒說,就同意扶助清涼風扇廠。連機器設備都是淘了他們廠里的二手貨。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叫作互利互惠。
虧得有了梁經緯這個穿針引線,不然要在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內將風扇廠建成投產,可不容易呢。風扇這個東西,季節姓很強,若不能趕在三伏天到來之前推出產品,那就等著壓庫吧。方文剔將全部積蓄都砸了進去,若搞出這么個結果,只怕柳衙內在他心目中“無比高大的光輝形象”瞬間便會坍塌,變成不同戴天的仇人
想想他一個殘疾人,拖著條瘸腿,碰碰磕磕走到今天,也挺不容易的,柳俊可不能坑他。
工廠管理,選的是柳兆玉。磚廠那塊,就全交給七伯柳晉平了。
磚廠成立時間最早,內部管理和外部運作已經相當成熟,柳晉平雖然不以管理見長,倒也不怕出什么岔子。畢竟他是“技術總監”,人家不服他的權威不行。
柳兆玉在磚廠一年將近一萬元的收入,是柳家山所有“高管”層里工資最高的,甚至比騰飛廠廠長張力和搪瓷廠總工程師唐元英的工資還高一大截,讓他放棄這么好的待遇,去“屈就”風扇廠廠長,工資低了許多,著實在心里做了一番思想斗爭。
最后還是柳晉文悶聲說了一句“做人要向前看”才算是解開了這個心結。
柳晉文這話一點沒錯,如同嚴玉成語重心長開導柳俊一般,做人做事,有時還真是要向前看,“格局”要夠。制磚廠工資是高,但是規模已經到頂了,發展前途十分有限。柳晉平五十歲的人了,守著這么個小攤子自然合適,柳兆玉正當大好年華,前程未可限量。貪圖一時之利,將自己陷在制磚廠里,未免不劃算。
工廠表過不提,歸正傳。
聽說有專車接送,江友信很是高興。以他和柳俊的關系,自然半句客氣話都不消說得。當即和柳華拜別父母,高高興興坐上吉普車,奔赴省城去了。
柳俊原本有意跟他們一道去省城看看周先生和師母,順帶將大姐介紹給白楊。想想還是算了,不去做這個電燈泡惹人厭。只是將白楊的聯系方式給了大姐,叫她有空和白楊多親近。
打從上次“黑子事件”,柳俊就一直與白楊和彭飛保持聯系。自然,主要靠寫信,雖說巧巧面包屋已經裝了電話,但需要通過總機轉接,還是不大方便。再說柳俊總覺得電話里建立起來的友誼,遠不如白紙黑字建立起來的友誼牢靠。
江友信從省城回來沒多久,他的工作調動便提上了議程。
未完待續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