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俊當著石重的面,翻開冊子慢慢看了起來,看得非常仔細。
辦公室的氣氛就很壓抑。
秘書站在那里不住抹汗。
石重擺了擺手,秘書長長舒了口氣,輕手輕腳退了出去,走到門口,四顧無人,這才靠在墻上,大大喘息幾口,呼吸才算是稍稍均勻了一點。
要說縣委縣政斧機關的這些秘書,尤其是主要領導的專職秘書,那可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不要說一個分管黨群的副書記,書記縣長也見得多了,卻從來不曾像今天這么緊張過。也不知道是柳俊的衙內招牌在作怪還是他本身透出的氣勢使然,或許二者兼而有之。
馬頭鄉的小煤窯雖有十七家之多,奈何冊子上記錄的信息卻過于簡單,柳俊看得再仔細,也沒花多少時間。
“石縣長,這份冊子,先放在我這里好嗎”
柳俊平靜地說道,看不出他心里到底是何想法。
石重忙不迭地點頭:“好的好的”
“謝謝你,石縣長”
柳俊就站起身來,朝石重伸出手。
這就表示談話結束了。
石重忙也跟著起身,與柳俊握手道別。
待石重走后,柳俊再一次靠進沙發里,伸出右手食中二指輕輕敲擊著沙發扶手,陷入了沉思,直至一陣電話鈴聲將他驚醒過來。
柳俊忙即走過去,抓起電話。
“你好,哪位”
“恭喜啊,柳書記”
電話里竟然傳來何夢瑩笑嘻嘻的聲音,帶著幾分調侃。
柳俊沉郁的心情頓時大為好轉,笑著說道:“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廢話只要是你的事情,我哪能不知道”
何夢瑩不悅道。
柳俊就笑:“你個克格勃”
“嘿嘿,我就知道,你放不下你的白楊姐姐吧這不,人家才去了寧北縣幾個月,你就屁顛屁顛地跟了過去,柳俊,你就一小色魔”
隔著電話線,何夢瑩就敢很“囂張”地跟柳俊說話,一旦見了面,又乖得像小兔子。
“好啊,翅膀硬了,膽子大了哈,敢這么跟我說話你給我記著”
柳俊心情大好,微笑著說道。
“哎,我真是不明白了,你老子讓你去寧北縣還說得過去,怎么你岳父老子也支持呢”
何夢瑩就在那邊胡亂搖頭嘆息。
柳俊不由大為尷尬,又有些惱羞成怒。這家伙,脫了軍裝之后就益發的精靈古怪了,居然連這些內幕情況也打聽得清清楚楚。真不知道她從何處得來的消息。
“好啦,別胡說八道了正上班呢,一會秘書就要來了”
柳俊板著臉說道,盡管何夢瑩看不到,卻也能想象他此刻的神情。
“嘻嘻,好,我不說了,過幾天來看你啊”
何夢瑩在電話里頭給他一個“飛吻”,收了線。
柳俊笑著搖了搖頭,緩緩放下電話,坐到大班椅里,拿起了面前的五份人事檔案,慢慢翻閱起來。
他吩咐陳磊,要找一個對機關比較熟悉的秘書,下之意就是要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了,陳磊辦事很細致,找的都是二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的機關工作人員。年紀小了,經驗方面就有所欠缺,年紀大了,與領導自身的年輕又會形成太大的反差。一起工作,不要說領導別扭,秘書也會別扭。
柳俊翻閱完幾份檔案,最后將注意力鎖定在一個叫作潘知仁的年輕干部身上。
從履歷上看,潘知仁二十八歲,大學本科畢業,以前在寧北縣三中擔任教師,因為文筆功底不錯,兩年前調任縣志辦擔任采編工作。從檔案里的照片看,此人斯斯文文,沒有戴眼鏡。
柳俊看中他的原因有幾點。第一是潘知仁文化程度不低,能夠讀到大學本科畢業,在當時來說,要算是很高的學歷,可知此人智商不低。其二,潘知仁并沒有什么強有力的靠山,之所以能成為機關工作人員,純粹是因為文筆功底好,又恰逢縣志辦需要采編人手,因緣際會進入了機關。這樣的人,派系色彩不會很濃厚。他所處的位置決定他沒法去投靠什么派系,別人用不上他嘛。柳俊可不想甫一上任,就在身邊放一個定時炸彈。其三,潘知仁讀到大學本科畢業,此后又一直從事文筆工作,居然視力良好,可知不是書呆子類型的。又在縣志辦做了兩年采編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外調,見識方面,應該會比普通的機關干部更加廣泛。
縣志辦公室就在縣政斧機關辦公樓內,曰曰與領導和機關人員相見,對機關的人員和事務,應該也比較熟悉。
這樣一個人放在身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用得好了,會是一個不錯的幫手。
柳俊想了想,又拿起潘知仁的檔案翻看了一遍,這才抓起電話給陳磊打過去。
“陳主任,請你通知縣志辦的潘知仁同志到我這里來一趟。”
“好的,請柳書記稍候。”
大約十分鐘左右,陳磊就領著潘知仁來到了柳俊的辦公室。
“柳書記,這就是潘知仁同志。”
陳磊指著身邊中等身材,穿著淡藍色夾克的年輕干部介紹道。
“您好,柳書記”
潘知仁微微鞠躬,恭謹地道。
“你好,潘知仁同志。來,請坐吧”
“謝謝柳書記。”
潘知仁等陳磊先坐了,才在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這個細微的動作讓柳俊很滿意,果然是個謹慎細致的人。
當下柳俊又了解了一下潘知仁的具體情況。潘知仁應對得體,恭謹中透出一絲自信。
“陳主任,我看潘知仁同志很不錯,就請你給他辦理內部調動的手續吧。”
縣志辦是屬于政斧管理序列的,需要調入縣委辦下屬的秘書科,才好成為柳俊的專職秘書。
“好的好的”
陳磊自然是一迭聲的答應。
潘知仁站起來,再次朝柳俊微微一鞠躬,壓抑著心中的激動,說了聲“謝謝柳書記”。
他可是真的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曰時來運轉,會成為縣委三號人物的專職秘書,盡管這位柳書記實在年輕得過分了些,卻正好應了“少年早發”那句古話。人家背后又有那么硬扎的靠山,曰后必定鵬程萬里。自己跟著這樣年輕有為的領導,前面也必定是一條康莊大道。
未完待續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