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移動蹲著移動有時候比匍匐攀爬還小聲一點,因為那種趴在地面移動的沙沙聲,實在是太明顯了,有些細致的潛伏移動,移動一次手臂大約就是六七秒鐘,機器人一般騰空,垂直放下,再同樣的移動一邊的大腿跟小腿,到位以后,手腳用力讓身體騰空移動,杜絕任何跟地面的摩擦……
而眼前這種到處都是石子沙礫的北非中東地形就非常討厭,松散而且很容易導致小石頭滾動發出聲響,使有些小心撥開聲響物再經過的方法也沒法使用,因為實在太多了,撥開還是石子沙塊……
所以也許是這樣天然的防守優越條件,讓已經安扎了好幾個月的狙擊小組實在是沒有太過擔心自己的防御線。
齊天林確實也非人,中途唯一一次停下就是他的光腳感覺到了一絲牽絆,就那么硬生生的半途停住,一點慣性都沒有!
左腳腳背上就那么掛住一根尼龍線……
這樣荒蕪的山坡上怎么可能在離地十多厘米的地方出現尼龍線?
只有可能是一枚步兵雷!
也正說明這個角度才是對方不便于觀察防范的方向,所以采用這樣的器械防守。
慢慢的蹲下去,順著絲線這么摸到一頭,發現線是纏在一根伸出地面的絆繩繞線器上的……這根豎立在地面十多厘米高的金屬鐵絲上向周圍幾個方向伸出好幾根絲線。任何一根的觸動都可能導致這種破片式防步兵跳雷彈射到半空中八十厘米的高度,朝四面八方彈射鋼珠和碎片!
只能說是叫做運氣好,為了多防備一些角度和面積,安放者把幾根線朝向不同的方向,面積是大了,但同時線跟線之間也多了一些相互拉扯,齊天林剛才的輕微觸動才沒導致觸發,如果單是一根的話,真有可能就炸了……
沒有拆除的興趣,直接越過,剩下的半飄移動更小心,但是也基本就成功了一半,順利靠近這個狙擊位!
因為齊天林已經能聽見對方細微的移動聲,甚至還有低語!
那就再抵近一些……
這種潛伏抵近,有種莫名的緊張感,有時候人雖然相比動物退化了很多,但是真的還是有很多獵人或者狙擊手有一種神奇的第六感,在某種生物完全沒有聲響的靠近他時候,莫名其妙的就會發現……
所以齊天林靠近到六米多就不敢再接近了,借著依稀的夜光,勉強能夠辨別出對方!
這是一個典型的k字形永久狙擊陣地,那一豎就橫在他面前,因為他這邊是不用觀察的角度,山脊,而字母上的四個分岔,就是四個需要監視的方向……
這也是一個典型的雙人狙擊小組,兩個人其中一個背朝齊天林趴在一個坑道上觀察放哨,另一個已經靠在另一個分岔上,縮在睡袋里,k字中間那個交叉點,堆放著兩人的一些物資。
因為地處北非,幾乎很少有降水,所以這樣的狙擊陣地就不用做頂棚,只是在地面挖出可以趴人的星形土坑就可以了。
齊天林就這么斜靠在附近的石頭邊,一動不動,靜靜的聆聽等待,而不是等待機會,他已經放棄了攻擊這個狙擊點,不為別的,只因為這里架著的兩支狙擊步槍從他的角度都能勉強觀察到外形輪廓,一目了然,都是中型口徑的,能打,但是反器材的活兒不一定能干好,關鍵不是反器材槍,一般就沒有那種高爆彈藥……
既然干活就要盡量做好,一看見這個陣地,他就明白自己這次出擊落空了,還得把剛才驚險刺激的搜尋靠近過程再重復一遍,甚至好幾遍。
而現在他等在這里只是在等待一次基地呼叫……
所有外放的狙擊小組,都有一個基地呼叫的保護程序,每隔一定的時間,基地就會通過通訊器材挨個兒呼叫一次外放小組,各狙擊小組必須做出口令回應,不然基地就視為這個小組丟失或者被襲擊,十五分鐘內就必須安排搜尋。
這個呼叫的間歇時間從二十分鐘到一個小時都有,一般是半個小時,因為齊天林襲擊一個陣地必須要保證這個陣地一定時間的存在,所以了解對方的基地呼叫,就是一個必須的手段,這就是不熟悉他們戰術原則的其他襲擊者永遠注意不到的細節。
這次的運氣就不錯了,十分鐘不到,就聽見那個在值班的狙擊手清晰的回應通訊系統:“三組收到……一切正常,大壞蛋!”
格式和口令都收到……
齊天林立刻消失在茫茫的黑幕之中,祈禱下一次的運氣能好一點。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