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四章類似
其實原因很簡單,沒錢!
現在的日本國內,呈現出一股格外奇特的景象分布。
東京所在的本州島,以東京都地區為界,往北的地區,北海道遭受了幾乎地毯式巡航導彈襲擊,島上軍事力量受到毀滅打擊的同時,民眾跟城鎮也不可避免的被殺傷,北海道札幌等城市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救助自己的身上。
而本州島北部地區才是真正的災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受災面積都遠大于東京和北海道,海嘯使沿海十多個城鎮都遭到沖擊,大片自然災害的爆發更讓人無力。
接下來美方在北部地區投放的為數不多巡航導彈都是精確攻擊,反而只能算不關痛癢。
可因為中央政府受到摧毀,整個北部地區和北海道的救災行動都只能算是自發行為,超過一百萬受災民眾在等待救援。
但本州島以西南的九州島和沖繩等地卻處于大量美軍基地虎視眈眈監視行動的局面,任何稍微大規模的聚集都會引起軍事警報。
所以對東京地區的支持主要還是來自本州島的大阪、京都、名古屋和廣島等地,而這些城市卻盡量保持了原來燈火通明安定如初的模樣,一點都沒有戰亂的痕跡。
所以過去的二十多個小時里才能迅速組織起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前往首都救援,但不可忽視的現實就是,日本政府沒了,日本政府的錢也沒了,不光是在國際金融市場消失了大量的日本國家儲備,還關鍵在于跟隨核爆毒殺消失了大量內閣政府工作人員和東京這個國際四大金融市場的從業人員,這個國家的金融和行政體系已經癱瘓了。
因為日本政壇是個很特別的體系,政客和公務員是兩條線兩部分,一般情況不交叉的,不像華國從政公務員最終也能爬到每個階段的頭面人物位置上去。
譬如說一個公務員從科員科長慢慢做上去,一般都在各級都是事務性官員而不是一縣一市的長官,最終也就到個副內閣大臣為止,這算事務級官員的頂峰,不受政壇政黨變化影響。
為什么日本近幾十年一直三天兩頭換首相和內閣,卻絲毫不影響整個國家的運轉,就是因為這種特別的官僚體系,一個由高素質的公務員組成的事務運轉體系才是保證日本政壇能在走馬燈似的局面下依舊正常運行的根本。
有種說法就是日本政壇實際的掌控者是這個公務員官僚體系,而不是那些著名的所謂民選政客,就連西尾他們的崛起行動都是針對執政的政客而不是公務員。
那么這次東京爆炸,最大的傷害反而在這里。
消失在明治神宮的也許是大量頂級政客,可被毒氣殺傷在自己崗位的是大量各部門的技術官僚公務員,還有東京證交所之類的專業人員。
政客消失了,也許不過就是少了一個振臂高呼,積聚人心的象征,技術人員消失,連救災物資的調動都沒人去做了。
說起來也是日本的悲哀,就巴掌大這么點地方,一旦戰亂就抓瞎,群龍無首的局面讓整體陷入了危機,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各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架構完整,能保證運轉,可都巴巴的等著首都恢復安定信心,可他們中間直屬國家公務員的工資需要中央政府來支付,地方公務員其實也是中央政府轉給地方政府的地方轉移支付資金才能支付,這都是錢……
北部地區到處都是嗷嗷待哺的災民,南部被美軍嚴密監控防備,整體國家經濟都是外向型的日本幾乎斷掉了和國外的經濟、運輸、旅游往來,災難和戰爭的訊號讓財政收入幾乎等于全部都被砍掉,一下就變得非常拮據!
所以田宮等人回來以后,當務之急就是讓臨時政府成型,敦促各地完善地方領導,還得盡可能吸納外國援助資金,這跟幾年前那次海嘯核爆災難以后日本人財大氣粗的拒絕國外幫助形成鮮明對比!
最煩心的事情還有類似沖繩這樣不但坐視日本政府受到毀滅性打擊不支援,還乘機提出要獨立,似乎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自己管控自己的島嶼,投票掌控不讓美軍駐扎在這里的權利。
他們還真以為有民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