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311【步步錯】

            311【步步錯】

            事實上,中國收回中東路,確實有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那就是蘇俄剛成立時的1919年。

            列寧為了取得中國的認可和支持,表示愿意放棄沙俄時期在中國攫取的所有權益。到1920年,蘇聯發表“第二次對華宣”,重申了第一次宣的各項原則,并提出和中國共管中東路的意向。

            然而當時的蘇聯屬于洪水猛獸,北洋政府害怕和蘇聯建交后,會得罪英法美等列強,對蘇聯釋放的兩次“好意”不予理會。

            那個時候張作霖的實力也不夠,對外忙著跟段祺瑞中央玩陰謀詭計,對內忙著收攏東三省大權。他要是能騰出手的話,直接武力收復中東路即可,多半還會得到列寧的贊賞。因為當時駐守中東路的俄軍和職員,都是沙俄殘余,在蘇聯政府眼中屬于“白匪”。

            僅僅在“第二次對華宣”的一年后,蘇聯大致平定國內混亂,第三次派人來華。這時北洋政府又慫了,迫于壓力只能跟蘇聯建交,可列寧當初許下的承諾卻翻臉不認賬了。

            白白浪費了大好良機!

            蘇聯在中東路的控制權,除了鐵路外,還有電報、電話、礦山、圖書館、天文臺、學校等。

            年初的時候,張學良下令收回中東路電話權,蘇聯其實是默認的,只是要求償還數百萬的電話安裝費。

            甚至在兩個月前,常凱申為了對付馮玉祥,害怕張學良和馮玉祥聯手,故意密電張學良,稱:馮玉祥組織護黨救國軍叛亂,與蘇聯駐哈爾濱領事有關,意圖把東北徹底赤化。

            如此低級的挑撥離間之計,張學良居然信了,或者說不敢不信,因為蘇聯在東北確實有各種小動作。

            張學良順勢搜查蘇聯駐哈爾濱領事館,并把總領事都抓走,一共抓捕蘇聯各類官員、職員39人。

            蘇聯其實不想跟東北軍打仗,因為其國內正在實施一五計劃,缺錢缺糧打不起。面對張學良如此挑釁,蘇聯承諾,只要張學良釋放被捕人員,蘇方愿意交還中東鐵路局的部分權限。

            換做張作霖,早特么樂顛顛答應了!

            或許正是蘇聯釋放出的善意,被張學良認為是軟弱表現,更加堅信蘇聯外強中干。他不愿一步步收回中東路,而是打算一勞永逸,只要這事做成,不僅能夠立威固權,還能緩解東北財政危機,更能交好南京政府和歐美列強。

            北戴河,張學良借住在朱家別墅。

            7月10號那天,中東路事件就爆發了,東北軍強行收回中東路的各種企業。

            此時已經是7月19號,雙方沖突雖然持續一周有余,但并未真正發生交火。蘇聯只是派軍隊拆毀關鍵路橋設施,阻止東北軍的進攻速度,為蘇聯調派援軍爭取時間。

            張學良正在花園里乘涼,副官朱光沐拿著電報紙匆匆而來:“司令,沈陽急電,讓你速速返回!”

            “什么事?”張學良問。

            朱光沐表情嚴肅地說:“蘇聯因為中東路事件,宣布與中國斷交了!”

            張學良蹭的站起來:“弄得竟如此嚴重?”

            好嘛,張學良還抱著僥幸心理呢,以為蘇聯真的外強中干不敢打仗。

            張學良接過電報一看,厲聲怒罵道:“常凱申王八蛋!”

            電報上說,蘇聯早在兩天前,就已經宣布與中國斷交了,而這個消息他們是通過在東京的情報人員得知……

            簡直笑死人。

            如此大事,南京政府居然不通知張學良,還需要從日本人那里獲知消息。

            常凱申這手玩得夠陰險,鐵了心要讓張學良跟蘇聯死磕,他才好抽出空來收拾馮玉祥和閻錫山。

            張學良在心里把常凱申詛咒了一萬遍,強忍著怒火說:“準備回沈陽!”

            就在此時,副官胡若愚來稟報:“司令,周先生派人來送信了。”

            “讓他過來。”張學良道。

            孫永浩被副官領到花園,遞上一個厚厚的信封說:“張司令,先生讓我轉告你,做大事切忌優柔寡斷。”

            張學良接過信,點頭道:“你回去告訴他,我會仔細考慮的。”

            副官送走孫永浩,張學良開始讀周赫煊的信,這封信足足厚達12頁。

            在這封長信里,周赫煊詳細闡述了蘇聯國內的情況,又對比了雙方的力量差距,同時列出各自的優點和隱患。

            最后,周赫煊給張學良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事情還有緩和余地,馬上釋放被捕的蘇聯人員,并利用手中掌握的中東路企業進行和平談判。以蘇聯國內的情況來看,對方也是不想打仗的,拿出誠意必然談判成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