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這樣,但過猶不及,容易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周赫煊笑道,“左翼文學應該做得更精致一些,而不是口號式的吶喊,套路化和概念化創作無法誕生偉大作品,最多只能出現無數的文學宣傳單。我更喜歡,多一些茅盾先生《子夜》那樣的精品,那才是左翼文學的真正方向。”
“說得也是。”端木蕻良點頭道。做為一個文學天賦很高的青年,端木蕻良在閱讀一些左翼小說的時候,經常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寫的什么玩意兒啊,比我都不如!
“不過我相信,左翼文學會很快變得更有生命力。”周赫煊笑道。
30年代左翼文學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來源于東北流亡作家群。這些青年作家的作品,可跟套路化不沾邊,他們是用自己的血淚譜寫出來的。
端木蕻良突然說:“先生,你怎么在寫完《狗官外傳》以后,就不再創作小說了?”
周赫煊反問:“《泰坦尼克號》不是小說嗎?”
“我說的是問題小說,反應社會現實、激勵人們抗戰的小說!”端木蕻良道,“像《泰坦尼克號》這種作品,頂多算是消遣物,對國家、對民族都沒有什么作用。”
周赫煊笑道:“我最近在寫一部科幻小說,另外剛寫完一部童話故事。”
科幻小說?
童話故事?
端木蕻良一臉懵逼,隨即不高興道:“先生,你有那么高的文學才華,怎么能自甘墮落?你應該像魯迅先生一樣,以筆作刀,向獨裁者、向侵略者發起進攻!”
周赫煊說:“一首《松花江上》就夠了。”
《松花江上》這種歌曲確實很給力,如今唱片公司發行的,要么是靡靡之音,要么是傳統戲曲。一首抗戰歌曲出現,足夠讓人耳目一新,如果這首歌內容還寫得很好的話,那絕對能夠激起民眾抗戰意識。
太祖就曾經說過: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兩個師的兵力。
端木蕻良搖頭道:“《松花江上》確實寫得好,我都聽哭了。但先生不能止步于此啊,多少有志青年,都等著閱讀你的進步小說,你可不能讓大家失望!”
周赫煊聞愣了愣,隨即苦笑起來。
端木蕻良說得很有道理啊,當初《神女》和《狗官》連續問世,可是震撼了中國文壇。無數的進步青年,都把周赫煊視為精神偶像和文學領袖,每天盼著他有新的作品發表。
但大家盼來盼去,卻只盼到一部《泰坦尼克號》。雖然這部愛情小說也廣受好評,但同樣也讓人失望,甚至有些愛國青年認為周赫煊墮落了。
周赫煊一直想著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但他忘了自己的身份。他一度曾是中國文壇領袖,他必須寫出相應的作品,否則就是背叛了自己的擁護者。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這兩年大家都討論魯迅、巴金、茅盾的作品,已經很少有人提及周赫煊了,所謂的“文壇領袖”更是不再說起。
“那就寫一部宣傳抗戰的小說吧。”周赫煊嘆息道。
“真的?那太好了!”端木蕻良大喜。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