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跪。”
百姓看個熱鬧還得跪。
錢米壽恭恭敬敬的跪著。
從圣旨第一句話開始,米壽就眼圈含淚。
小孩只聽到幾個詞,聽不太清晰,但擋不住感情充沛。
就姐姐說的那種共鳴,他心里裝的滿滿的。
宋茯苓也認認真真的跪著。
至于錢佩英。
這是錢佩英最心甘情愿的一次下跪,她虔誠著呢。
不過,為什么要跪,是皇上要出來了嗎?
沒有。
承德門,忽然大開。
吏部授官尚書大人和本屆科舉主考官孟大人打頭。
他們兩人身后,跟著本次殿試十二位批卷官,就是在上書房批卷的那十二位官員。
春風吹動官服。
他們從承德門里走出。
兩隊內侍官,手捧三百零一人的官印以及進士證書,跟在最后面。
“你看看,你看看,要好好念書吧?”
宋茯苓聽到跪在她不遠的老伯小聲訓孫兒道。
宋福生又特殊了。
被頒發第一人。
吏部尚書手捧進士證書,“宋福生,跪接。”
宋福生急忙跪下。
吏部尚書代圣上,向宋福生頒發進士證書。
孟大人在吏部尚書身后板著臉。
安大人在批卷官的隊伍里看著宋福生微微一笑。
今日得見,果然一表人才。
說實話,在宣旨那一刻,安大人很震驚。
沒想到圣上直接宣布宋福生為天子門生,相信不止他一人驚訝,應是都會在心里琢磨一番。
雖然之前殿試選擇用宋福生的試卷作考,他心里就隱隱約約覺得會不會被賜為進士?
畢竟哪有用舉子的試卷考進士們的。
這不合乎常理,更說不過去。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皇上的圣旨不是賜,不是賜給的進士,是考的進士。
誰考的呢,排名又如何?
那就要細細咀嚼圣旨的話。
卿乃朕自擢,以此知卿,真天子門生也。
安大人當時聽圣旨時,當即就背了下來。
那么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說白了就是,誰給策考的?是圣上親自考的宋福生,考完的結果:翰墨奇香,并且已認宋福生為學生。
是考上的進士。
排名:天子門生。
這意義可不一樣。
狀元、榜眼、探花也可對外稱是圣上的學生。
因為只有這三甲是皇上欽點,其他都是由他們批卷官定奪。
那么狀元、榜眼、探花,尚算可以對外稱是天子門生。
不過,沒有人敢那么去標榜自己。
到了宋福生這就不一樣了,這是金口玉,是寫在圣旨上被承認的學生。
明明白白的告知,連你們這些進士的殿試卷,都是圣上的學生出的,你說皇上的學生排名幾何?
所以目前,皇朝唯有這一人敢以天子門生標榜自己的,那就是宋福生。
安大人琢磨到這里,用眼角余光掃了眼孟大人。
想必孟學士很窩火吧。
因為這里還有一點。
作為主考官,按理這一屆所有的進士們通通應屬于是孟大人的門生。
孟大人對這些人有援引薦舉之恩,可被所有人稱為一聲師。
這也是每屆科舉,官員們為何要爭搶當主考官的原因。
一旦成為主考官,可稱作桃李滿天下,門生更是遍布朝野。
但這屆宋福生不是,他沒有經主考官援引舉薦選中,他是皇上親自考的,和孟大人無關。
孟大人更是不敢稱作是宋福生的師,宋福生的“老師”是皇上。
安大人心里笑:
皇上這臉打的。
孟老啊,您何苦呢。
當時貢生試是三十位批卷官員,十三位贊同宋福生為榜首,十七位反對。
就即使您不贊同我們這十三人選拔宋福生為榜首,您也不應該刷掉吧?連個殿試的機會也不給。都十三對十七了,水平能是落榜嗎?
您要是不讓他落榜,沒有做到那么不公,下官真不至于為宋福生出頭喊冤。
也不會有今日,您明明是這些進士們的座師,卻漏掉了一個。
漏掉的要是能打壓到底也行,可他卻成了皇上的學生。
唉,史書會記下這場科舉的。
別看皇上和相爺給您圓的好。
在安大人心里彎彎繞繞琢磨這些事時。
當事人宋福生,此刻心里懵,表情鎮定。
不好意思哈。
請原諒他剛才聽旨時,一直在心里默念:不去修書,不去修書。
將精力主要放在了被安排去哪里當官的事,沒有仔細分析皇上的那些夸詞。
搞了半天,他考上進士了。
他是啥時候被皇上考的自己都不知道。
這把他厲害的。
就可見,宋福生跪接進士證書并沒有太緊張。
這一看就是偽讀書人,怎么就那么不重視學歷呢。
卻苦了他閨女。
宋茯苓在她爹接過證書那一瞬,跪在百姓中,激動的掐了自己的大腿。
接著,宋福生跪接完證書,又站起身接過禮部尚書頒給他的官印。
而孟大人也在等宋福生接過皇上頒的證書后……那就等同是皇上頒發的,吏部尚書代為,就給那一人頒發,哼。
他作為主考官,這才帶領批卷官們去給后面的進士們頒發。
望著楊明遠,孟大人心里很復雜。
他在心里告訴自己,要笑。
畢竟這位狀元,屬于他門生里的第一人。
究其一生,更沒有哪個官員可以當兩屆三屆科舉的主考官。皇上不會允許任何一人悶聲遍布朝野的。
也就是說,這位楊明遠,有可能是他一生在參與科舉這件事中,親自選拔出的唯一狀元。
那怎么不算他舉薦的?
他要是不準楊明遠進殿試,能得狀元嗎?
是,皇上欽點,在百姓眼中也可算是天子門生,可皇上承認嗎?皇上承認的那個,不是在前排站著?
所以說,這狀元應是他作為主考官選出的,要笑對。
楊明遠望著孟大人:“……”怎么盯著他,怎么還不發。
楊明遠哪能猜到孟大人正在醞釀笑。
算了,孟大人放棄了。
真的是無法甘心情愿的笑對。
好哇,你狀元卷里的恩師竟也是他,虧本官眼拙的還覺得你的試卷不同。
最終,孟景遇只皮笑肉不笑的干巴巴給了楊明遠證書。
但是當見到榜眼和探花丁堅,包括前二十名由他頒發的進士們,老孟可是笑的舒心,還對每人鼓勵了兩句。
當這個儀式鄭重結束后,百姓們還跪著呢。
百姓們也是為看熱鬧,付出了很多嘛。
下一個節目開始。
只看本是圍著百姓們官吏,舉著飄揚的旗幟齊刷刷跑向授官儀式的中央。
一官,兩吏。
一吏舉旗,一吏牽馬。
像楊明遠的旗上寫的就是:翰林院修撰
宋福生就更不用說了,飄藍的大旗:會寧縣知縣。
內侍官揮舞著指揮旗幟:“上馬。”這一聲喝下,承德門樓上的鼓聲響起。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