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是講一個年輕人怎么進入省隊、怎么靠自己的奮斗升到國家隊,最后為國爭光的故事嘛。按照康嘉雯的話說,那就是——
“我用腳指頭想,都知道后頭劇情要發生什么了。”
主角怎么可能一帆風順嘛。遇到挫折,戰勝挫折,努力拼搏,走向成功。
康嘉雯道:“我打賭最后的結局是他站在奧運的領獎臺上,金牌。”
一部電影120分鐘,在哪個部分主角努力訓練、哪個部分主角心境迷茫、哪個部分陷入低谷又發憤圖強,好像也不難猜到。
“運動題材的俗套。”
拍的在真實,有她們自己的經歷真實嗎?
更何況……
更何況電影里的主角按照這樣起承轉合的流程走一套,最后必然有一個鮮花著錦,輝煌燦爛的結局。
而他們呢?
如果冥冥中有劇情安排,那每個同樣努力的人,都配得上一塊最高領獎臺上的金牌,而競技體育,也不會再有這樣多傳奇和遺憾。
康嘉雯尖銳地諷刺了一通,倒是后知后覺地來了一句,“他長得挺帥的。”
她用胳膊肘捅捅寧馥,“我不要你的毛絨玩具,我要一個夏轅的簽名,你記得給我要。”
她坐在寧馥一側,看她臉頰上若隱若現的酒窩,“藝術也來源于生活。總要有一點美好的愿望。”
《摘星》最后出乎了康嘉雯的預料。
沒有什么激烈的比賽,也沒有什么峰回路轉最后主角登頂的“**”。
花滑少年說服了不理解他的父母,給自己找到了一位好教練,戰勝了許多人和事的阻撓,終于成功地踏上了冰上訓練場。
在他年輕的生命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仿佛已經用盡了所有的能量力氣。
故事的結尾,他趴在訓練館的欄桿上,看著夜空里的星星。明天,是他進入省隊以后的第一場比賽。
前路漫長,還有許多不知何時到來的起伏跌宕。
但他的眼睛卻比星星還要明亮。
“每往前走一步,都是我贏啦。”
康嘉雯在漫長的片尾曲中打起了踏實的小呼嚕。
寧馥關掉平板,憑著這段時間練出來的肌肉,把康嘉雯小朋友拖回到床上。
路還很長呢。
***
寧馥的短節目配樂是音樂劇《我,堂吉訶德》中的選段。
網上已經炸了。
“woc,馥馥子這段時間備戰的效果真的好明顯誒……”
解說本是準備在滾動屏幕上挑幾條專業性強的網友留來念,正好利用賽前演播室的這段空白時間和觀眾做做互動,沒想到剛看沒幾眼,他就下意識地身子前傾,念道:
“馥寶的肌肉——”解說讀到半截就是一頓,“馥寶的肌肉好猛,感覺一拳可以打三個我……”
解說憋笑憋得聲音都有些發抖了,“這位昵稱‘鐵血冰迷’的朋友,您這形容可真夠夸張的。”
然后再將目光轉回到即將上場的寧馥身上,解說停頓幾秒,不由得清了清嗓子,笑道:“雖然夸張了一點,不過咱們寧馥這個冬奧周期的成長的確不僅僅體現在了成績上。”
寧馥已經換好了考斯騰。
她的這件考斯騰以騎士風格為設計主題,黑金雙色,領口處點綴一枚金色的勛章,一條仿綬帶形式的金色流穗從她的肩膀處斜下,黑色的主體裙裝緊貼身材,勾勒出令人驚嘆的線條來。
這次的考斯騰是無袖裙,寧馥只帶黑色皮質手套,雙臂裸露在外。
肌肉勻稱,蘊含著力量。
當然,并非說她已經真的練成了肌肉暴起一拳一個奧特曼的鐵血真男人,而是那肌肉量一看就遠超大多數纖細的女單選手。
那附著在骨骼上的,線條緊實而流暢的肌肉,可并不僅僅是讓大家欣賞力量之美的。
一個本來就以技術和表現力見長、而體能短板的世界頂尖選手,突然搖身一變成了肌肉霸王,這簡直就像爆炸威力驚人的導彈,突然從中程彈道導彈升級成了洲際精確制導導彈。
殺傷范圍覆蓋了所有人。
作者有話要說:“我的服裝是甲胄
我的休息是斗爭
我的床是硬石頭
我睡眠是徹夜清醒”
——西班牙民歌
騎士的浪漫
今天沒有做到粗長,寶貝們原諒鴿鴿,明天要早起去工地拌水泥,要早睡qaq愛你萌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