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子是蘇譽每日出去擺攤的必備品,沒有了驢他就得自己去拉魚,蘇譽聞不由得停下腳步。
大伯母以為拿捏住了他,很是得意,還在絮絮叨叨地數落:“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你還用這奢侈的驢車……”
“大娘,”蘇譽看著得意忘形的女人,冷笑了一聲,“您說得不錯,不如明日就將驢子賣了,我便推了車去宗正司門前叫賣,也省得走遠路。”
大伯母聞,臉色立時難看起來。宗正司是管勛貴事務的地方,世子廢立、爵位承繼、大族分家等都要通過宗正司。若是蘇譽去那里賣魚,不就是明擺著告訴宗正司,他大伯苛待侄兒?他們還未湊夠送禮的錢,爵位沒定下來,萬不可出了差錯。
不理會被噎住的大伯母,蘇譽扔下驢車轉身又出了門。
東城的大街明顯要比西城整潔,賣的東西也完全不是一個檔次。蘇譽沒有在形形色色的店鋪前多做停留,直奔向一家香料店。這家香料店常賣些西域的香料,很受京城貴婦人們的歡迎,只是前些日子進了一種奇異的香料,味道頗為古怪,擺在那里無人問津。
“店家,昨日咱說好的價錢。”蘇譽拿出二百八十文錢,指了指擺在角落的一盒香料。
店主看了看那一盒青黃粉末,又看了看蘇譽手中的銅錢,嘆了口氣:“罷了罷了,都賣給你。”
當初見那西域商人把這香料吹得天花亂墜,說西域人如何如何喜愛,一時鬼迷心竅買了下來,誰知到了中原卻是一點都賣不出去。只是本錢在那里又不愿降價太多,最后跟蘇譽說定,二百八十文一斤。
蘇譽接過油紙包的香料,抱在懷里,忍不住露出幾分笑意,這東西才是他賣魷魚的關鍵所在,昨日偶然發現了這個,他就果斷的放棄了賣魚準備改行。因為這被稱為天山香的東西,還有一個名字——孜然!
說起來也真是心酸,蘇譽作為一個海鮮大廚,偏是個善做川菜的。大安朝雖然不是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但該沒有的統統沒有,比如辣椒!沒有辣椒,讓一個川味廚子情何以堪!尋遍了京城,也沒有找到一點辣椒的蹤影,倒是偶然地發現了孜然粉,聊勝于無,起碼能做些事了。
用剩余的錢向賣糖葫蘆的陳老爹買了幾百根竹簽,蘇譽懷著即將發財的美好心情,準備穿過王府旁的小巷回家去。
氣勢恢宏的昭王府,與自家那破落宅院簡直是老財主與貧農的區別。這王府乃是皇上的同胞弟弟昭王的府邸,修得甚是富麗堂皇,蘇譽瞻仰了一番正門的鎏金牌匾,暗嘆一聲土豪,便鉆進了小巷。
“走開,你這畜生。”偏門處,一臉不耐煩的于老四正罵罵咧咧地往驢車上搬魚桶。
富貴人家每日都會買魚,放到第二日不新鮮了,主人家是不會再吃的,賬目上會算作扔掉,廚房里的下人們若是自己吃不完,就會把這些魚賣掉。價錢自然十分便宜,許多賣魚的都會做些這種生意,包括跟蘇譽冤家路窄的于老四。
這種事本不是什么光彩事,大家心知肚明,但說出去就壞聲譽,于老四正惱著,見到蘇譽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朝那擋道的狠狠踢了一腳,啐道:“你這畜生,陽光大道你不走,偏撞到老子腳下!”
蘇譽沒工夫理會于老四的指桑罵槐,就見他踢的乃是一只巴掌大的金色小貓,頓時蹙眉,快步上前,一把將那小小的一團抓到手里。
“喵——”小小的貓咪倒是很有力氣,被蘇譽抓起來仍然張牙舞爪地沖著于老四揮爪子。
見他這么精神,應當是沒受什么傷,蘇譽暗自松了口氣,繼而冷眼看著于老四道:“欺凌弱小,也不怕遭報應。”
“嘿,小白臉,今日敢跟你爺爺我頂嘴了!你今早那慫樣呢?這兒可沒有潑婦給你撐腰!”于老四說著就擼袖子要揍他。
蘇譽冷哼一聲,把揮著爪子的小貓掛到衣服上,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拳打在了于老四的鼻梁上。只聽“嗷”的一聲,于老四頓時被揍得涕泗橫流,條件反射地彎下腰去。
趁此機會,一擊得逞的蘇譽一手抱著孜然粉,一手把掛在衣服上的貓捏住,轉身就跑。他打得是出其不意,若是真跟那一身腱子肉的賣魚匠對上,就這貴族少爺的小身板,再來兩個都不夠看的。
一路跑回蘇家,蘇譽把孜然粉扔到桌子上,氣喘吁吁。連著干了三個月的活,這個身體已經結實了不少,但還是不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