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比當初的嚴德政等人還慘!
不過看這些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是老實本份之人,對他這個領也充滿畏懼,楊河不由點了點頭。
他走向大鍋,飄來的一股味讓他眉頭微皺,卻是馬肉的味道。
其實馬肉這東西未細致加工過并不好吃,特別煮或炒時有泡沫出,伴著惡臭,讓很多人不喜,而且纖維很粗,很難消化,長時間食用可能會引起腸胃疾病。
當然,對逃難時只有野菜,樹皮,草根,平常也經常以糠伴著米面食用的難民來說并不是問題,只要有食物米肉的味道,那就是香味。
看他們個個抽著鼻子,垂涎欲滴的樣子就知道。
馬肉粗更好,耐嚼,可多在嘴中回味。
不過楊河不是很喜歡,畢竟這不是后世特別加工過的美味馬肉。
昨日他從永安集獲得羊肉二十斤,豬肉十斤,燒酒二十斤,昨晚打牙祭吃了少許,今晚他準備再食用一些,特別豬肉的份量再增加少許,大快朵頤,要知道此時豬肉比羊肉還貴。
看弟弟楊謙站在鍋邊,還有書童楊大臣,里長齊友信等人,又有伍中各人,特別裹著黑巾的青壯,隨同楊大臣等一起維持秩序,或許他們覺得自己是老人了,有這個義務。
楊河現一個規律,每當有新人加入,原有老人們忠誠度都會飆升一大截。
而這些老人們,從出杜圩開始,經過幾次戰斗,又這些天的米肉調養,各人就算婦女,都顯出不錯的銳氣與精神來。
見楊河過來,他們都恭敬的招呼:“相公,相公來了。”
楊河點頭,他來到鍋前,從趙中舉手中接過大勺,看難民們都渴望的看著他,特別眼巴巴的盯著那口大鍋,知道他們處在極度饑餓當中,人人等著飯吃,根本沒心思聽從長篇大論。
他只簡單說了一句:“你等入我伍來,只需安分守已,勤懇做事,楊某定然不會虧待你等。”
那些新人難民都是唯唯諾諾的應答,楊河按老規矩,讓孩童排成一隊,讓他們先上來領食,然后是老者,婦女,最后是男丁。
他親手舀粥,每個人都給他們倒了滿滿一碗粥。
這些難民眼中滿是詫異與歡喜,看來真來對了,這楊相公對老弱婦孺都這么照顧,又豈會放棄自己?
他們騷動著,在老人們喝令下一個個排隊領粥,還有楊大臣,齊友信,嚴德政,韓大俠父子等站在一旁維持。
又有羅顯爵,覺得自己是老人了,又受到器重,非常積極,他按著腰刀,虎視眈眈的。
一個個新人難民領到自己的粥,粥水熱氣騰騰,上面還有著油花,碎馬肉與野菜,各樣香味彌漫,清香誘人之極。
他們下去后,都忙不迭的大口喝粥,大口嚼著里面的碎肉。
喝著這么香甜的肉粥,很多人如在夢中,一邊喝一邊嗚嗚的哭泣。
他們很多人之前連粥都喝不到,更別說肉了,喝到粥的這一刻,很多人眼淚不受控制就流下來。
喝著肉粥,各人臉上也重新浮起生氣與活力,對未來再次有了期許與希望。
嚴德政帶幾個老弱挑用軍械,平時還有教化民眾的責任,此時不需孫招弟帶頭喊叫,他們都知道該怎么辦。
特別伍中幾個老弱,他們想在楊河面前表現自己,都紛紛道:“一個個上來領粥,要排隊,要懂規矩。你們今日喝到粥,可要謹記是誰給你們活命的恩德。”
那些難民們一邊喝粥,一邊連聲應是,一片稀里嘩啦的喝粥咀嚼聲。
這些新人領了粥后,老人們也自覺排隊上前,那小男孩鍋兒站在孩童隊伍中,手上還牽著那錢家小女孩的手。
二人都算孤孩了,此外伍中還有幾個孤兒,比如昨日領來的那個小女孩線娘,閨名于線女就是。
楊河打算以后設個孤兒營,但現在居無定所,就一體由趙中舉,孫招弟等人照顧。
來到大鍋面前,鍋兒仍牽著錢家女孩的手,見楊河看來,他解釋道:“鍋兒是男子漢了,要照顧好釧兒一輩子。”
楊河給他倒了粥,夸獎他道:“好,有志氣,不過記得要好好讀書。”
小男孩鍋兒用力點頭,神情認真。
后方的大人們聽到,都是笑著議論:“這小子,這么小就懂得找媳婦了。”
旁邊的齊友信沉吟道:“倒也省了彩禮錢。”
聽得他的渾家趙中舉白了他一眼。
鍋兒也聽到齊友信的說話,他睜大眼睛,有些不明白。
小女孩錢釧兒倒有些明白,不過她沒有說話,只是緊緊抓住小男孩周小鍋的手。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