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策馬在街上行走著,本莊有兩條主要街道,東西與南北,南北約長一里,東西二里。Ω筆趣閣.biquwu.cc
一個長方形,楊河的宅子就是在最北端。
然后估計有十五條小巷,整個莊子順山勢建造,南低北高,到處是古樸的民居,多磚瓦房,很類后世見到的明清小鎮。
排水方面也做得頗為到位,兩條主要街道都有排水暗溝,用青石板鋪上,隔一段就留有大半掌寬的空隙。
楊河看了一下,溝深達一米,可以很快的將積水排走,設計方面非常合理。
放眼過去,房屋鱗次櫛比,占地都很寬敞,一個個四合院比比皆是。
這里,就是他的新家啊。
他馬后的楊大臣,張出恭,齊友信等人都是迷醉看著,這么好的地方,以后就歸他們所有了。
此時街上來來往往,隊員們正歡天喜地忙活著,不斷清掃,將一擔擔垃圾挑到莊外去。
楊河早前吩咐垃圾都運到莊外,然后挖坑深埋了。
以后都是如此,垃圾要集中處理,定時收走。
楊河還看到莊內有一個澡堂,這很難得,眼下大明干旱,各地用水困難,洗澡就更困難,澡堂一般只有大城市才有,不料本莊也有一個。
不過公共廁所沒有,還是有必要建幾個,防止隊員亂倒馬桶,也可以收集大批優質肥料。
他策馬在街上走著,一路不斷有隊員滿面笑容招呼:“相公……楊相公……”
楊河點著頭,最后來到南門處,他下馬登上門樓。
門樓精美,仿城門樣式,上有城樓,此時已經燒毀得差不多。
還有東西兩端,除了厚厚的圩墻,寬度過一丈,估計有四米,還有垛口。
拐角處還用粗重的原木搭建起來的箭樓,與圩墻垛口形成雙重防護。
外面的壕溝還深一丈多,寬一丈多,又引來河水,可說除了沒有包磚,本莊防務無可挑剔,為什么會被攻破呢?
楊河覺得不單只是大股匪徒的緣故。
他站在莊門上看,外面是蒼茫的大地,除了農田耕地,觸目盡是荒涼的枯黃色。
他極目眺望,七八里外是雄偉的黃河大堤,似乎平行看去,那大堤比他莊墻還高,由此可見那黃河大堤與懸河的高度。
放眼望去,也可以看到一些河流往南而去,只是這些河流并不是注入黃河。
雖然河流與大堤相接處有著開水閘及石涵洞,但平時這些水閘與涵洞都是關閉的,唯有黃河水暴漲,需要泄洪時才打開。
黃河北岸地帶,在官方認知中屬于“山間隙地不預焉”,不但北堤的防務大大減弱,就是洪水來了,也是屬于無用的荒野之地,專門泄洪時使用。
特別南岸有潰堤的危險時,這邊的水閘及涵洞盡數打開,滾滾的水流,只管往這邊傾瀉。
所以沿著大堤處,這邊大小湖泊挺多,一片片的蘆葦蕩子。
楊河眺望一陣,覺得還是要到莊外走走,看看四周。
他又下了門樓騎上馬匹,這匹火紅色的戰馬從馬賊處繳獲后,楊河天天騎著運動,還經過幾次激烈的戰斗,就算每日干草豆料的喂養,也顯得瘦弱了一些。
不過昨晚它在專門的馬廄中呆了一晚,楊大臣侍候了它大半夜,今日會顯得精神些。
楊酒騎上戰馬,楊大臣背著腰刀弓箭盾牌,齊友信也有腰刀盾牌,然后張出恭等人扛著鳥銃翼虎銃,也背著皮盾,眾人跟著,順著吊橋一起出了莊門。
離莊一里半里,就是大片的農田,主要集中在東面與東南面,西南面也有一些。
不過具體有多少畝,有什么農作物,還需要仔細統計。
一條小道從巡檢司那邊直接通來村莊,小道兩邊雜草叢生,若不仔細看,這條小道就會淹沒在搖曳的荒草中間。
楊河極目遠眺,寒風陣陣嘯過,四野安靜,外面毫無人影。
不過似乎東面與西面一些山下有著一些村寨,隱隱一些煙火,炊煙裊裊。
看這些村寨不是很大,規模遠遠不能跟新安莊相比。
然新安原莊毀滅了,這些村寨還存在,這內中的原因是什么?
他策馬走向莊的西南面,看緊挨莊墻處就有一條河流,然后河的西面有連綿的山頭。
這些山頭都不高,海拔一二百米,楊河后世了解過資料,知道這些山頭內含大理石、石膏、石灰石、磷礦石、工業燒堿、白云巖礦、高嶺土、石英巖、粘土等礦產。
可為建造大型石灰廠、水泥廠等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特別這里的大理石優良,內中密度、光澤可與云南大理石媲美,算是得天獨厚的資源。
這邊的土壤也頗為適合種植煙葉。
唯一遺憾的,這邊沒有煤礦與鐵礦。
這邊后世還是各種林場與養殖場,年養生豬、山羊十幾萬頭,果類幾千噸,擁有大量的木材積蓄,各類加工廠星羅棋布。
當然,眼下土地合不合用,需要仔細驗明。
他來到莊的西邊,沿著河邊,建有一個磨坊,楊河仔細觀察,還是水碓磨坊。
那水碓呈立式木輪樣式,輪上裝有若干板葉,轉軸兩邊各裝有一片撥板,撥板用來撥動碓桿。
此時碓桿靜止,不過楊河可以想象,若流水沖擊水輪使它轉動,就會撥動碓桿,然后帶動碓頭起落,搡著石搗臼中的米粉。
此外旁邊還有一個水磨,原理差不多,可以用來磨面,谷物通過磨眼流入磨膛,磨成粉末后,從夾縫中流到磨盤上,過羅篩去麩皮等就可得到面粉。
“水磨……”
楊河臉上露出笑容,他想到水轉連機磨,《王禎農書》上曾有詳細記載,大量運用軸、齒輪和各類的機械知識。
這東西可有大用。
……
楊河回到新安莊不久,韓大俠等人也回來了。
他們帶回情報,幾十兩白花花的銀子砸出去,果然得到想要獲知的消息。
當然,這還有楊河等人入駐新安莊,他們又在南岸大敗賊寇消息傳開,眾村民對他們有所敬畏的結果。
他們六人分幾頭打探,詢問各村寨附近的村民,最后匯集的消息,新安莊確實是被一大股匪賊攻破的。
似乎這股匪賊領頭者有四人,村民們稱之為焦山匪,才一個多月前盤距到離此三十里的焦山上,白馬湖邊。
原本這附近各山雖有土匪,但多是小股幾十個人,十幾個人,百多人已經了不起,但這股匪徒過千人。
關于他們人數有多少,眾說莫衷一是,各說紛紜,有說二千的,也有說三千的,內中老賊有說二百人,有說三百人,甚至有說四百人,更有一只二三十人的馬隊。
這股人突然出現,聽他們的口音,很多是山東人,所以村民猜測,這些人可能是流賊李青山的黨眾。
特別他們行事與本地土匪頗為不同,不是打家劫舍,綁票勒索,而是公然敲詐,收取費用。
他們通告附近的每村每寨,每年都要收取他們全莊所有財帛的三分之二。
對,就是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