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曾攢典沉默寡的,他們書吏每年有工食銀七兩二錢,比皂隸會好一些,然現在物價飛漲,若沒有別的油水來源,顯然日子也過得不怎么樣。
看到楊河,鄧巡檢笑呵呵迎上來,他說道:“天上的喜鵲在喳喳叫,卻是貴客臨門了。楊相公,下官總算盼到你了。”
他弟弟鄧大使也笑呵呵道:“天寒地凍,楊相公快請廳內說話。”
楊河對二人作揖,又對那攢典拱了拱手:“曾書辦。”
那曾玉之曾攢典微笑還了一禮。
當下眾人進入官廳,旁邊有吏房與公廨,一進入廳內,就覺一股溫暖舒適的氣息迎面過來,讓人全身舒坦無比,特別從腳往上,由身外往身內,與外面的天寒地凍形成鮮明對比。
看屋內沒什么炭火之類的,卻如此溫暖,顯然有地暖跟火夾墻。
這可是大手筆,花費不少。
不過也正常,弓兵們過得苦,然再苦不能苦了當官的。
身后的胡就業與曾有遇等人東張西望,都是嘖嘖稱羨,感覺當官的就是會享受。
短短時間,楊河就覺得身體舒展開來,冬天最不耐凍的,就是手跟腳,耳跟脖,有這地暖,就舒服了。
不過楊河并不解下斗篷,只雙插解下給楊大臣,但斬馬刀仍然別著,還有燧手銃,仍然在腰間。
看廳中擺了一桌菜,旁邊還有一大桌,都有蓋子蓋著,下面還有炭火溫著。
兩個胖官笑呵呵招呼楊河就座,旁邊胖皂隸劉可第則陪著楊大臣等在另一桌坐。
還有瘦皂隸汪丁,他已經安頓了馬匹,也一起過去坐了相陪。
連曾攢典一起,楊河四人就座,鄧巡檢看著桌面,他忽然臉一沉,說道:“怎么還有菜沒上?”
他皺眉對曾攢典說道:“你去廚房催催。”
此時胖瘦二皂隸就在廳中,然鄧巡檢竟叫曾攢典去催,顯然這個表弟在他心目中地位竟比皂隸還差一些。
曾攢典沒說什么,他微笑著,就去廚房催了。
很快一個膳夫捧著一大碗羹湯進來,香氣四溢,帶著藥香,騰騰冒著熱氣。
兩個胖官都是招呼楊河趕快嘗嘗,說這羹湯伴有人參等各種藥材,冬日可是大補。
楊河也不客氣,更不懼他們有什么手腳,他們若有惡意,他一刀就可以將這兩個胖官砍成四段。
他用身旁一小碗舀了羹盛進去,羹湯香而濃稠,帶著粘性,帶著淡淡的藥香味。
楊河喝了,燙燙的,濃香往嘴里鉆,然后落到腹中,頓覺全身暖融融,果然是好湯。
楊河連喝幾碗,又有肥雞、鴨子、牛肉、羊肉等菜肴,都是噴香,還有旁邊一桶的面條,湯色清亮,面條細細,伴著切碎的牛肉。
楊河大口吃著,面湯清香醇厚,非常鮮美,面條也非常有嚼勁,吃得他齒頰生津。
邊上的楊大臣等人也是狼吞虎咽,稀里嘩啦的,個個吃得身上滲出細密汗珠,滿臉的陶醉。
兩個胖官笑吟吟的不斷勸酒勸菜,不過看著楊河,二人眼中都頗有鄙視,真是餓死鬼投胎,還是秀才呢。
還有他那些手下,個個成何體統?
只有與楊河同桌的曾攢典默默吃喝,一聲不響。
楊河夾著一塊雞肉大口嚼著,最后吞下去,呼了口氣,好久沒有吃這么痛快的飯菜了。
他放下筷子,端起酒杯,不知什么酒,不過此時酒的度數都不高,對后世酒經考驗的他來說不算什么。
他緩緩喝了一口,看著面前的兩個兄弟胖官,他們很斯文的吃著,顯然這種豐盛的宴席對他們是習以為常。
猛然楊河一把將酒杯頓在桌上,啪的一聲大響,讓鄧升、鄧官二人嚇了一大跳。
還有劉可第、汪丁兩個胖瘦皂隸,手中筷子也是啪的一聲掉下來,顯然是驚的。
楊河看著鄧升,冷然道:“鄧巡檢,你意欲何為?”
楊大臣等人停住吃喝,森冷的目光都是冷冷看來。
鄧升有些手足無措的站起來,他期期艾艾道:“楊相公,你這話什么意思?”
他的胖弟弟鄧官也是慌忙站起來,鄰桌兩個胖瘦皂隸不知所措,不明白楊相公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翻臉了。
這翻臉比翻書還快,這可是酒席,剛才不是吃得很滿意嗎?
只有那曾攢典仍然默默坐著,只是放下了筷子。
楊河淡淡道:“楊某就奇怪了,早在河水南岸時,你就那么殷勤,不計回報的把我等接過河,又正巧這邊有一個廢莊,可將我幾百人安頓下來。楊某不信無緣無故的友善,這當中有什么內情謀劃,鄧巡檢,明人不說暗話,把話都擺明了吧。”
鄧升臉色陰睛不定,他強笑道:“楊相公重了,本官只是見你大敗賊寇,心生喜愛,愿助一臂之力罷了。”
他弟弟鄧官這時也是放下臉,神情冰冷道:“放肆,楊河,就算你是生員,又豈可如此與朝廷命官說話?”
楊河不理他,他淡淡道:“鄧巡檢還是明說吧,楊某都打探過了,那莊子是被匪賊攻破的,便是焦山之匪,在本莊的二三十里之外。賊勢眾大,我雖可一戰,然寡不敵眾,鄧巡檢不說,楊某只能離莊而走了!”
立時兩個兄弟胖官都是一驚,鄧升重重跌坐下來,他自己倒了一杯酒,然手哆嗦得厲害,杯中的酒很多都灑落出來。
他猛然一口倒入嘴中,然喝得急了,更是嘶心裂肺咳嗽起來。
鄧官驚道:“大哥。”
就要去攙扶鄧升,鄧升擺擺手,他手扶著桌,直愣愣看楊河,臉上漲得通紅。
他猛然雙目睜得大大,對楊河凄厲吼道:“我要他們死,我要他們死!”
他情緒激烈之極,眼淚更大顆大顆的滾落下來,他凄厲的嚎叫,最后變成嗚咽:“……嗚嗚……我要他們死……他們殺了我的素娘……嗚嗚……”
看這巡檢語無倫次,毫無官容體統,楊河不由皺眉,看向他弟弟鄧官。
鄧官嘆了口氣,將事情說來,原來他大哥任巡檢時,結識了莊內一個女子,就是莊主的寡婦女兒,二人認識也有三年了,只是大嫂管得緊,一直偷偷摸摸來往。
一個多月前,正當他大哥不管三七二十一,準備將該女子納為側室時,焦山之匪攻來了,然后這女子素娘,就隨全莊男女老少死于非命,他大哥恨極,誓要報這一仇恨。
只是……
鄧官說著時,鄧升一直流淚,他掏出一根簪,撫摸著嗚咽道:“……嗚嗚……素娘,我的素娘……她是那樣賢惠,從不罵我,我心煩了,還會唱小曲安慰我……嗚嗚……你死得好慘啊……”
楊河皺眉看著,經過鄧官的解釋,他也知道這個鄧巡檢娶了一頭母老虎,從來沒有給他好臉色過,二人的結合,也沒有一點感情基礎,屬于純正的包辦婚姻。
便如這次,他跟家中母老虎吵了兩句,母老虎直接回邳州娘家去了,對他毫不留戀。
所以鄧巡檢多年來一直很心煩,直到遇見女子素娘,她溫柔體貼,柔聲細語,鄧巡檢瞬間就淪陷了。
對他來說,素娘就是他的初戀,銘心刻骨,牢不可破的精神寄托。
素娘慘死在匪徒手中,他自然跟他們誓不兩立。
楊河搖了搖頭,原來如此,事情都明了了,很狗血,但也合理。
不過隨后他想起一事:“匪徒攻莊時,鄧巡檢你在何處?”
鄧官張了張口,鄧升也是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他流淚哭道:“本官沒用,本官害怕了,只是我沒辦法啊……我雖然喜歡撈點小錢,但也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我也想護佑一方啊……”
原來鄧巡檢二十幾個弓兵,幾千匪徒攻莊,自然都嚇得跑,將鄧巡檢裹脅到船上,遠遠的離開岸邊,眼睜睜看著村莊淪陷。
那些匪賊也沖來巡檢司,可能覺得殺官事大,倒也沒有窮追不舍,只是搶走司內一些東西,然后扔了一些人頭進來。
事后鄧巡檢唯一能做的就是收殮莊中尸體,然后將她們埋在東山之上。
因為素娘跟他說過,她喜歡站在這山上往下面看。
楊河也是嘆息,他說道:“屠莊慘禍,睢寧,邳州各衙內就沒有反應?還有衛所的官兵沒有出動?”
鄧升愣著眼,鄧官嘆息,如此大股的匪徒,要剿滅非要大兵不可,只是這談何容易。
運河各州縣有漕兵十二萬,淺夫等徒役也有四萬七千人,然分到各州縣,就沒多少了,邳州也不過旗軍一千三百人,內指揮一員,千戶三員,百戶七員。
然雖說兵額如此,這內中吃空餉,喝兵血人多少,怕有一千旗軍已經不得了。
他們主要任務還是運糧防河,每年運糧四萬八百石,別的事不要緊,若耽擱了運糧,那就是大事。
屠莊慘案放到太平盛世駭人聽聞,然此時只是尋常,流寇李青山等南下北上,被屠村莊比比皆是,又誰管了?
巡檢司這邊不是沒報,然報上去后,無論縣衙州衙,只來責備公文,讓他們妥善安靖地方就沒有下文。
他大哥也想辦法活動,只是兵艱難,牽涉的方方面面眾多,以他一個區區巡檢的能力,實在很難說動。
所以病急亂投醫,就把主意打到楊河的頭上。
聽聞他大敗賊寇,是個有能力的人。
而且還把匪徒的人頭砍下來示眾,不是個會對匪徒妥協的人,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又擔心楊河隊伍過來,聽聞匪徒勢大嚇跑,就隱瞞了其中內情,所以有了這種種詭異。
真相終于大白,楊河只是搖頭,心中感嘆大明百姓之苦。
邊上的楊大臣,胡就業等人也是聽得咋舌,真是大開眼界啊。
還有那攢典曾玉之,也是一聲嘆息。
看兩個胖官兄弟期盼看著自己,楊河沉吟道:“冬日來臨,本隊伍也不愿再顛沛流離,欲要立足,自然必須剿滅周邊匪賊。只是一來人少,二來又缺乏器械裝備……”
鄧巡檢大喜,說道:“楊相公不必擔心,下官在這片也略有薄面,各莊更飽受匪徒毒害,心中憤恨,介時下官說動,可各莊組成聯軍,頗有與匪徒一戰之力,至于器械裝備……”
他看向自己弟弟鄧官,說道:“二弟,你會幫大哥對不對?”
鄧官道:“當然,楊相公若要購買兵器甲胄,下官這邊定會便宜些。”
鄧巡檢不悅道:“就不能贈送一批?”
鄧官放下臉來道:“大哥,我雖有些小權,但也要打通關節,這都是要花錢的,只能便宜些。”
楊河不知鄧官那邊有什么裝備,他說道:“只是鄙隊伍剛到莊中,諸事繁多,還要練兵,短短時日,恐怕不能出兵剿匪。”
鄧巡檢喜道:“這當然,倒不用急于一時。”(未完待續。)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