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者各人,或蹲或站,端著飯碗,自由活動。
不過新到莊中的眾工匠,今天算是客人,有一張桌子,以后就沒有桌子了。
還有王府的伙計,他們是客人,自然也有桌子椅子。
趙中舉的伙食隊已備好了豐盛的飯菜,除了大桶的面條,水餃,一些塊肉馬腸,還有一些蔬菜與豬羊肉等。
剿滅焦山匪后,各莊也敏銳的窺探到新安莊的需求,自己舍不得吃的雞鴨豬羊什么,都挑到新安莊門口販賣,趙中舉的預算很充足,有挑來賣的新鮮肉食菜蔬,都不客氣的買下。
此時分幾個窗口,各隊兵老弱排隊領飯,各人歡聲笑語端著木托盤回來,隊兵托盤上有面條或水餃,滿滿一個大海碗,不夠還可以再加,但不能浪費。
另一個碗是菜蔬咸菜,又有一大塊肉。
隊長之流則是兩塊肉,頭目自然不可能與普通成員吃得一樣,待遇一樣,那誰愿意當官?
老弱婦女小孩,同樣是滿滿一碗的面條水餃,不夠也可以再加,然后另一碗是菜蔬咸菜,又有一碗肉湯,上面有一些碎肉。
老弱婦女小孩現在不可能與青壯吃得一樣,但現在這個伙食,她們已經是心滿意足。
相比新安莊外人吃人的慘狀,莊內日子,已經跟天堂一樣。
而現在新安莊人口也加了不少,計有七百多口人,就是剿滅焦山匪后,現兩百多個被搶掠的女子,楊河都收入了莊中。
現在莊子也是嚴重的男多女少,特別青壯男丁只有一百四十人,青壯婦女則有四百人。
黃管事好奇的看著,新來的工匠們一樣非常關注,他們知道自己今天是客人,吃好些正常,然以后就要跟莊中普通人一樣,自然非常關注普通人的生活。
然看到莊民們的飯碗,他們個個放下心來,果然好,楊相公沒有騙他們。
甚至眼前情況,大大出乎他們意料之外,感覺楊相公說得太保守了。
就這伙食,比往日自己莊中各大戶財主吃得還好,沒聽說閑時也天天吃白面的。
只是……
這會不會太敗家了?
王府的伙計也是看著,個個心中大喊,太敗家了,那楊相公太敗家了,有錢也不能這樣花。
這樣下去,金山銀山也會吃空。
當然,若自己有這樣的主公,還是歡呼雀躍的。
各人心中感慨,怪不得那楊相公在莊民心中威望這么高,都是靠銀山糧山堆出來的啊。
就往日這些都是難民流民的莊民,離開新安莊子,誰給他們這個吃喝?
王府算是豪強大戶,然平日給各店伙計的飯菜,也沒有這么豐盛的。
一時看著那些莊民,眾伙計心中頗有羨慕嫉妒。
黃管事心中也是搖搖頭,楊相公待部下過于優厚了。
……
其實到了新安莊后,楊河也考慮過是否實行工食銀制,每月給一定的銀餉,讓莊民們自開伙食。
然從上到下都是反對。
眾莊民心中也有小九九,這時候的吃食,不論男女老少食量都很大,一人一天要半升或是一升米,三口之家,差不多一天要近兩升米,就是三四斤米面。
這樣一個月光吃就要去了半石米糧,五口之家就更多了。
當然,你可以天天喝稀飯,吃糠咽菜,那需要的糧食就少。
而此時的糧價,一石米快要二兩銀子,這還是夏秋糧剛收獲時。
若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米價會颮升到一石四五兩銀子,如果工錢的話,就算一個月給二、三兩銀子的高薪水,其實按市價,還是怕連飯都吃不飽。
這還不算別的花費,比如柴草,油鹽醬醋,身上穿的衣裳,蓋的被褥,住的宅院花費等等。
算下來,怕每月五兩銀子也達不到現在的生活水平。
而區區一個莊民,每月給五兩銀子,那可能嗎?
所以眾莊民都非常愿意吃這個食堂飯,每天可以吃飽,基本的生活用品也有,他們很滿足現在的生活,不想改變。
也是,人的基本消費,衣食住行。
現在食有了。
衣也有了。
住,有房子分下,每人至少有一個溫暖的火炕,連小孩兒也不例外。
有成戶的,每戶還分到一所宅院,好壞不論,至少是自己的房子。
行,他們就愿意呆在莊內,也不愿意出門去哪兒,天寒地凍,兵荒馬亂,遇到土匪怎么辦?
所以細算下來,莊民的基本需求都被包了。
相比莊外,還有逃難時的凄慘,沒人想改變現在的生活。
而楊河又是個厚道人,認為給部下吃飽穿暖,那是最基本的需求。
他理所當然的認為,卻不免給外人以敗家子的感覺。(未完待續。)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