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銃的打制走上了正軌,招募來的新兵也緊鑼密鼓操練著。筆』『趣』閣www.biquwu.cc
有教官與一百多老兵的帶領,又有早前形成的制度方法,他們的操練反更容易些,至少不會左右不分,移動轉向慘不忍睹。
老兵們將自己得來的知識依樣畫葫蘆傳給新兵,這樣使新兵很容易上手,老兵們怎么做,他們怎么做就可。
一般此時軍隊也是這樣,但也有一個明顯的弊端,若老兵死得多,或是承平日久,很多軍中有效的經驗與常識就會失傳,畢竟此時識字率太低了,口口相傳的模式很容易失效。
所以,就需要教材操典,需要士兵們的高識字率,使前人以血換來的經驗教訓,成為每個士兵軍官必須了解的東西,必須掌握的知識,而不只是“名將”的專利。
或是傳說:“很久很久以前……”
楊河也在慢慢編撰操典,還有一些戰例,如遇到馬賊之戰,青銅山之戰,路遇土寇之戰,與焦山匪的幾場戰事等等。
這些實際的經歷,更具有教導意義,更讓莊民可以理解接受,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就知道該怎么做。
目前仍讓楊河擔憂的,還是伍中識字率太低了,雖說各兵上午訓練,下午識字,但識多字的人仍不多,畢竟都是成年人,這識字能力反而下降,莊中能教習的人也不多。
時間也短,就是伍中老兵,一樣只安定訓練兩個月,還需要時間的積累。
隨著隊伍的擴大,還有了新的問題,就是現在的訓練度復雜了。
人多了,楊河就加入了旗號旌鼓,各兵都要分辯這內中的含義。
比如喇叭吹長聲一聲,就是天鵝聲,各兵要齊聲吶喊,吹三聲,就是三吹、三喊、三進。
又吹什么號,各兵休息,吹什么號,各兵起身,吹什么號,擺開隊伍等等。
又如何應旗,行軍時旗怎么點。
這都需要兵將掌握的知識,以后隊伍更大,還要陣列怎么擺,各部如何配合,各兵種如何配合。
練兵打仗,一輩子的學問啊。
目前戰事都是楊河指揮下打,未知以后各總各隊單獨拉出去會怎么樣。
……
火器手、刀盾手、長矛手,莊中三個主要兵種緊鑼密鼓操練著,除了單獨的技藝,更多是隊列的配合。
楊河對他們要求就是要聽話,聽從指揮,服從命令,特別火器隊,一定要聽從號令。
這點老隊兵感觸也非常深,莊子能打敗焦山匪,火器隊齊射的威力功不可沒。
楊河對火器隊的寄望也很高,訓練半個月后,就早早讓他們實彈訓練,還輪流讓他們感受與接觸后膛新安銃。
現莊中火器兵有四隊二百人,連改裝的后膛新安銃只有一百桿,就五人一桿,每人每天射五的實彈,比他們的前輩少了不少,但在這個時代也非常驚人。
畢竟就算到了十八世紀,紅蝦兵每年也不過二十的實彈訓練罷了。
打得好的隊伍,還可以提前感受新安銃,讓他們實彈射擊后膛槍。
……
除了這三個兵種,擲彈隊與哨探隊也在訓練。
當日攻打焦山莊,崔祿帶領擲彈兵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所以擲彈隊成立后,他被任命為隊長。
向鄧大使購買的萬人敵還余下幾十顆,不過楊河暫時不用,這些萬人敵質量不穩定,特別引線燃燒有快有慢,讓人擔驚受怕,現莊中有大量的火藥,又有大量的生鐵,楊河就自己鑄。
鑄造萬人敵沒什么技術含量,靠的就是個頭大,需要的火藥多,楊河制定了標準,每個萬人敵重三斤,內裝火藥兩斤,內中一樣塞了大量的銹釘鐵片等。
他還讓鑄造了一些訓練彈,內中沒有火藥,扔出去不會爆炸,不過有引線,讓擲彈兵習慣引線的燃燒心理。
引線也專門改制過,使燃燒時比較勻。
擲彈隊訓練還是容易的,力大膽壯就行,哨探隊就不容易。
韓大俠、曾有遇、胡就業、裴珀川,又招了六個獵戶或精壯機靈的人,哨探隊一共十人,現莊中伙食都有肉食,又常吃動物內臟,各人夜盲癥倒不會,可以晚間活動。
但作為斥候夜不收,不止是騎馬射箭那么簡單,計點兵數、旗號金鼓、文字圖書、天氣地理,甚至各種方文字都要通曉,或通幾門外語,才能成為一個能力出色的斥候。
比如九邊的夜不收們,基本都會蒙語,很多人會滿語。
以后還要學習情報信息的保密,就算失手被擒,敵人也不知你傳達的軍情文書是什么,這就牽涉到密碼學。
所以訓練哨探隊不容易,也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