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岐鳳越看越歡喜,雙手都顫抖起來,國朝雖以擒斬北虜達賊為大功,但現在擒斬內地反賊功勞也不小。
按正德七年題準,一人為,一人為從,就陣擒斬有名劇賊一名顆,為者升實授一級,世襲,不愿升者賞銀三十兩。為從者,給賞。
就陣擒斬以次劇賊一名顆,為者升署一級,世襲。不愿升者,賞銀十兩。為從者,量賞。
依此類推,就陣擒斬從賊三名顆,為者升實授一級,世襲。不愿升者賞銀十五兩。為從者,給賞。
這些是武官士兵,以級為準,但文官一樣有頭功奇功等功勞,名頭功者,量賊之多寡,捷之大小具奏,皆格升職,有世襲字樣,準與世襲。
立奇功者,亦可升一級二級,楊河是自己部下,這頭功奇功,肯定有自己的一份。
劉遵和、魏崑崗則越看面色越慘白,這姓楊的立功大了。
特別典史魏崑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
早前他還在縣衙官邸外放,說楊河以為他是誰,敢在野地中與流賊對戰?想不到姓楊的真在野地中與賊對戰,還斬獲這么大,這是大大打擊他魏典史的臉面。
他接觸到眾人目光,似乎都在嘲笑他,不由心中羞怒交加。
高岐鳳還看到車隊中有百匹馬騾與一些糧草,目光閃爍的看去。
卻聽楊河嘆道:“估計此次來襲流賊有五千之多,下官雖領軍設伏,但他們兵馬眾多,下官想要追擊卻力有不逮。除了這些兵仗器械,只繳獲這百匹馬騾與幾百石糧草,可惜了。”
旁邊聽著的人都是吸一口冷氣,如此大捷,如此繳獲,還可惜?
不過想想流賊五千來襲,楊大人斬就有一千三百級,還俘獲流賊三百,輕而易舉便打敗大股流賊。
對他來說繳獲這些,真的有資格說可惜了。
看完人頭繳獲,知縣高岐鳳完全放下心來,心中暢快難。
這楊河雖然囂張跋扈,但給他的回報也豐厚,不說大功,經此一戰,流賊就算大部來襲,守城也無憂,畢竟楊河麾下鄉勇,野戰都可以打敗五千的流賊。
他更是掩飾不住的歡喜,如此大捷,想必報上去后,自己的威名,不說府城,便是總督府內,說不定都可揚揚。
知州蘇成性今年五十八了,離告老還鄉已經不遠,一兩年后,依這個功勞,邳州知州的位子,不定自己也可以看看。
他又雙手顫抖的翻看人頭旗號,連聲道:“好,太好了。”
楊河這時嘆道:“此戰還繳獲白銀二千兩,只是下官麾下傷亡也不小,撫恤獎賞都是大數字。下官就斗膽向明府請賞,這些銀兩糧草馬騾都撥入營中,振奮將士軍心士氣。”
高岐鳳的目光一閃,隨后微笑道:“這是應有之意,就依慎了。”
雖然楊河囂張又貪婪,什么繳獲都要撥入自己營中,但有這大捷的功勞,北岸鄉勇也勞苦功高,百多匹馬騾,幾百石糧草,二千兩銀子全部撥給他們,也算是拉攏這批驕兵悍將。
看在大功的份上,自己就吃點虧吧。
典史魏崑崗想要說什么,但看楊河淡淡瞥來,身后各鄉勇頭目,都是精悍冷冽。
他張了張嘴,最終沒有說出來。
貢生周明遠看看繳獲的車隊,只笑了笑。
……
皂班的衙役一路吹打,鞭炮鼓樂,得勝的新安軍昂然進入城中,無數的百姓擁擠著觀看,個個激動又振奮。
五千流賊來襲,結果被楊大人打敗,還斬一千三百級,俘獲流賊三百,繳獲無算,有這么兇猛的鄉勇駐在城內,看來眾鄉梓的安危真的無憂了。
當日城池的民眾雀躍激動,各茶館酒樓沸騰傳揚,這場伏擊大捷的事演化為多個版本,飛快的向四面八方傳揚不表。
進入城內后,楊河吩咐眾隊兵進入軍營歇息,各繳獲俘虜也送入營中,然后他帶著陳仇敖等護衛,隨知縣高岐鳳等前往縣衙,當務之急,是商議捷報的事。
這捷報該怎么寫,功勞該怎么排。
知縣沒有直奏的權力,要一級一級的上報,如果上官要分好處,該怎么讓,等等。
眾人都是迫不及待進入縣衙內議事。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