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續南明 > 第275章 面見1

            第275章 面見1

            楊河等人順城邊小道往北走,荒野片片,也沒什么關廂房屋,烈日下,眾人很快又是汗流浹背,風塵仆仆。

            好在很快看到董公祠,就在通京大道旁不遠,那南京往淮安,又從宿遷城西門外過,再從城東北往山東郯城去的大道。

            祠廟后方一個小山包,祠邊與山上滿是松槐等樹,一桿高高的坐纛大旗在祠邊飄揚,門口幾個頂盔披甲的鐵甲兵,個個明盔明甲,甲片露在外面,陽光下閃閃發亮。

            想必這些人就是史可法督標營的護衛了,裝備還不錯,個個一身的鐵甲,頗為的威武彪悍,雖然大熱天披一身鐵甲實在難受。

            不過楊河也看出來了,史可法出行很簡單,排場不大,住的也是小地方,否則總督出行的旗牌儀仗,那可是一疊接一疊,跟隨的幕僚護衛等等會有好幾百人。

            看幾騎過來,廟門口護衛都是戒備看來,個個按住刀矛,雙目銳利,含著肅殺。

            楊河等人下馬,陳仇敖上前,其乃新任邳州練總楊河大人麾下,身后那就是楊大人,奉命前來拜謁史督。

            “楊河?”這時一個鏗鏘聲音響起,接著一個將官從祠內出來,亦是一身的鐵甲,行走間甲葉鏘鏘的響。

            又有雙插,左弓右箭,弓竟也是上力開元弓,箭皆是狼牙破甲箭。

            看他年不到三十,相貌有些儒雅,但帶著沉穩與殺氣,大紅的斗篷上滿是斑駁血跡,說話時帶些山西大同的口音:“可是新任邳州練總楊河大人?”

            楊河上前道:“正是下官,敢問將軍是?”

            那將官回禮道:“末將史德威,奉督臣之令,專在此等候楊大人。”

            楊河道:“原來是史將軍。”

            二人說了幾句,原來史可法現在不在董公祠內,卻在北面的工地督促。

            最近他總是沒日沒夜,有時甚至晚上就在工棚歇息,楊大人若想在祠內拜謁,史德威也說不清楚史督什么時候回來。他若想去北面的工地拜見,史德威現在就可帶他去。

            看得出來,史德威對楊河頗為好奇,不時拿眼對他看了又看。

            又對楊河身后肅靜的錢三娘與李如婉同樣好奇,幾次大捷后,秀才楊河在淮安府頗有知名度,他麾下很多人被引為傳奇人物,特別內中的女性人物。

            聽史德威口氣,似乎史可法對楊河頗為重視,專門吩咐一大將在此等候迎接。

            楊河自然不可能在這邊傻等,就以官場學問來說,前往工地拜見也比較好。

            當下楊河等人又上馬,史德威領數騎帶路,都是裝備精良,含著肅殺,身上有著濃濃煞氣。

            楊河感覺他們雖不如劉七郎等人,但也不會差得太遠,算是督標營的精銳。

            不過楊河知道,史可法這樣的人馬也不多,就以整個督標營來說,這樣的精騎不會超過千人。

            史德威策馬帶路,他話不多,但楊河感覺得出來,此人不比尋常的武將,有種文武雙全的味道。

            對這人,他多少也有些了解,山西大同左衛人,從小擅騎射,知兵法,崇禎十四年歸史可法麾下。歷史上的揚州之戰被認為義子,事后收斂史可法衣冠葬于揚州外梅花嶺,最后避世不出,以詩酒自娛。

            看他使用的弓囊箭囊都頗為沉舊,上面隱現血光,顯然有著豐富的故事存在。

            史德威一路策馬,不時也看身邊的楊河,他知道這人是秀才,但馬鞍上掛的弓箭竟也是十二力弓,不由暗暗吃驚。

            這樣的讀書人他只見到一個,便是以舉人身份擔任江陰典史的閻應元,他上任之初,海寇顧三麻子率戰船數百艘進犯,閻應元領兵拒守,連發三箭,百多步外皆有人應弦而倒。

            眾海寇心驚膽戰,遂不敢再犯,江陰百姓德之。

            史德威曾與閻應元見過一面,極為贊嘆佩服,引為豪杰。

            但眼下又見到一個,讓他極大改變對讀書人的看法,不盡是之乎者也的書呆子,也有文武雙全的豪杰之士。

            而且這楊練總干出的諸多事亦聳人聽聞,幾次對戰流寇皆大捷,甚至最后一次,還殺死殺傷流賊數千,連革賊賀一龍的侄子賀勇都被他斬殺了。

            楊河對戰流寇共兩批人三個波次,第一次還有人說怪話,認為他僥幸運氣好,趁流賊不備伏擊成功。

            但第二次流賊大部攻城,又有第三次獻賊等人北上,三次大捷,那就不是僥幸,而是有真本事。

            又看他身后護衛皆是精銳,若身披鐵甲的話,怕不遜色他身旁的兄弟,特別內中有女子,使用重劍與大斧,看樣子還會騎射。

            若他麾下士卒皆是如此,那就不得了。

            史德威覺得,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與這楊練總好好交流一下兵法。

            ……

            烈日下,眾人往北去,約走十里,在各人汗流浹背時,就見前方民夫多起來,最后密密麻麻,怕有數萬之多。

            他們沿著一線挖掘著,挑土推車,又有人順挖好的河道砌著石料,再看兩邊工棚蔓延,各色旗幟,可謂喧鬧沖天。

            楊河聽各民夫口音有些差異,似乎不單只是宿遷縣人,也有大量臨近各縣的人,顯然都是趁著秋播前過來干活謀食。

            早前他也聽史德威說過,宿遷城北這邊,進行的正是“攔馬河”工程,西從駱馬湖口洋河灘起,再鑿開馬陵山支麓的五花橋,最后引湖水東去,注入宿遷東面的侍丘湖止。

            全長有二十多里,內中需鑿山開河十余里,工程量不小,但因為人多,秋播前“攔馬河”工項應該可以成。

            這條河,也是清代六塘河的前身,明末有名的工程之一。

            楊河看大量民夫在烈日下忙活著,因為史可法從南京與淮安運來糧食,工程完結也有工錢,因此民夫們干勁很大。

            而前方一個小山包上,人影綽綽,似乎不少人對著河道那邊指指點點,內中好多人還身著官服。

            而在山包周邊,同樣站著一些頂盔披甲的衛士,個個在烈日下持著刀矛,嚴守戒備。

            離著山包不遠,那邊同樣有將官帶著幾個甲士過來,那將身材魁梧,三十多歲,臉上頗有風霜塵土,一張臉更被太陽曬得通紅,身上明甲似乎都有五十度高溫。

            史德威上前道:“文將軍,這便是邳州練總楊大人,奉督臣之令,過來拜見。”

            那“文將軍”上下掃看楊河一陣,說道:“楊大人可以過去,但你這些護衛,必須留在這邊。”

            他面無表情,身后幾個甲士亦是虎視眈眈看來,陳仇敖,錢三娘等人都看向楊河,特別錢三娘眼中,隱隱有著殺氣。

            史德威抱歉的看了楊河一眼,但沒有勸阻,對他來說,護衛史督上來,這些都是應有之意。

            楊河微微一笑:“老陳,三娘,你們留在這邊。”

            他隨史德威與“文將軍”往山包去,快到山包時,那“文將軍”看看楊河馬鞍上的弓箭,身上的斬馬刀,微微皺眉,忽然又道:“楊大人,你這些兵器也必須解下了。”

            楊河眉頭一皺,這時一個柔和的聲音道:“不必了,文參將,讓楊練總上來吧。”

            楊河在山包下下了馬,身旁史德威同樣下馬,隨來的甲士看著二人馬匹,二人往包上去。

            那文參將留在山下,只是看著不遠處的陳仇敖等人。

            mm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