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續南明 > 第287章 茶館

            第287章 茶館

            三日后。

            邳州城南,“不羨仙”茶館。

            本茶館處城內迎恩街處,附近有米市、雜貨市、氈貨市、油麻市等等,商貨聚集,熙熙攘攘。

            然后茶館不遠處是十字街,有廣惠街通西關外,文明街通東關外,豐城街通北關外,又有這迎恩街通南關外,地點良好,交通便利。

            茶館有二層,是個典型的書茶館,客人主要是喝茶,聽書聽戲同時吃些店主自制的小糕點。還消費多樣,可以上二樓雅座喝上好的花茶、龍井茶等,也可以在大堂喝廉價的大碗茶。

            甚至旁邊有各種小攤,賣本地各類小吃,鹽豆、菜煎餅、炒小魚,客人買來,店主亦不過問。

            放在后世,就是所謂的可以“自帶酒水小吃”了。

            也因此這茶館生意非常好,一大早開始,就人頭攢動,夾著修腳的、按摩的、掏耳的穿梭往來,人聲鼎沸。

            此時臺上“大書”剛結束,叫好聲中,說書先生下去,接下來是“小書”,也就是評彈類的節目。

            趁這個機會,許多人紛紛叫道:“小二,加些茶。”

            “來了。”茶博士應著,他們個個舉著巨大的紫銅長嘴大茶壺,來到各人桌前。抬手間,滾熱的茶水就直注入茶碗內,宛如一條白線。還剛好灌滿,外面點滴不留,手法硬是叫絕。

            說是博士,其實這些人都是摻茶跑堂的,但也不可小看,許多老伙計都有絕活。

            他們倒個茶都花樣繁多,什么“蘇秦背劍”,什么“蛟龍探海”、“飛天仙女”、“童子拜觀音”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看得賞心悅目。

            不過顯然的,眾茶客都見怪不怪,他們聽著上間的梆子,說的卻是最近的事。

            “唉,聽說了嗎?廬州城陷了。”

            二樓一個茶客說著:“聽聞上個月十九日,八賊攻陷了廬州,殺戮甚慘。然后幾日后,革賊又陷無為州,士民投河自沉者無算。唉,這大明怎么了。”

            一個茶客也是嘆氣:“某也聽說了,只是廬州城池高深,怎么就陷了?記得崇禎八年時,流賊也曾攻打過廬州,但被知府吳大樸打得大敗。怎么換了個鄭履祥,廬州就陷了?”

            一茶客道:“坊間傳說,是八賊令人偽裝成儒生,趁士子會試時,以儒冠進入。然后半夜縱火,城就破了。”

            眾人都好奇探詢,但一個茶客反駁:“這都是以訛傳訛,我樓下租客就是逃來的廬州人。他吳府尊去后,‘鐵廬州’不再,加之近年蝗旱不斷,人皆思亂。獻賊克舒城后,令精騎偷襲,他以剪毛賊十三人從將軍廟攀援上城,竟無一知者。然后打開大西門,放群賊入城,滿街殺人,城就破了。他也是趁亂才逃出廬州城。”

            眾人皆是聽得膽戰心驚,想想當時的悲慘,一茶客幽幽道:“記得上月初時,那八賊曾被練總楊大人打得大敗。他帶一些殘兵回去,怎么就攻陷了廬州城?唉,自賊亂到現在,鳳陽府,廬州府二地,就沒有不陷的城池州縣。這二地的百姓,慘了……”

            眾人皆是沉默,壞消息不斷,總有一種亡國的陰影籠罩心頭,讓人喘不過氣來。

            良久,一茶客幽幽道:“我們邳州城,不會也遭流賊吧?”

            這下子,各茶客皆七嘴八舌道:“不會,肯定不會,不說有大河攔著,就說睢寧練總楊大人會調來邳州。他老人家可是連敗闖賊,獻賊的豪杰,有他坐鎮,邳州城定然固若金湯。”

            眾人都興致勃勃討論起楊河的事,他兩次大敗流賊,都是劇賊。一次闖賊曹賊麾下悍將一只虎,袁宗第、王龍等人。一次更是革賊、八賊等人親至。

            但最后都被打得大敗不說,聽說反被楊大人勒索銀兩錢米。

            談起這事,眾人不以為恥,反有一種引以為豪,感同身受的自豪感覺。

            亂世中,最重要是有力量,讓治下民眾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余者非君子所為,這都是細枝末節了。

            又聽說楊大人拜謁史督臣回來,傳聞其頗受史相公器重。

            十九歲的七品官,又有了深厚后臺,真是讓人嘖嘖稱羨啊。

            當然,聽說楊大人快來上任了。

            更有消息靈通者,聽聞州衙各大人,衛所各大人,邳州城內外各名流鄉賢,甚至河務同知署、工部都水分司署兩位大人都齊聚在衙前街的“迎春樓”,一副要為誰接風洗塵的樣子。

            加之遞運所的大使鄧官,早早去了“望淮門”那邊,一副迎接人的模樣。

            或許楊大人今日就會來。

            這樣在楊大人治下,探聽他的喜好忌諱就很重要了。

            免得到時惹了什么麻煩,觸到什么霉頭,這也是小老百姓的生存之道。

            “聽說這楊大人倒與民相安,他的麾下也軍紀甚嚴,從不騷擾百姓。就是因身世遭遇,極為痛恨匪賊,甚至對青皮地棍也頗為痛惡。聽聞他在睢寧時,就殺得人頭滾滾,什么打行、騙行、潑皮無賴,都被他殺光了。”

            “若楊大人前來邳州,嘿嘿……”

            一個消息靈通的茶客說著,眉飛色舞,語氣中帶著強烈的興災樂禍。

            看到別人要倒霉,心里總是痛快。更別說,將要倒霉的是人人痛恨的土匪青皮了。

            邳州這地方土匪一向多,為非作歹,宋甘來的鳳山村民遭遇只是代表之一。

            因處于漕運要道,這方商事興盛,青皮地棍的活動更比睢寧縣猖獗了無數倍。

            這地方還有個特色,除了本地的無賴莠民外,很多青皮是來自外地的游民惡丐。

            他們獷悍成性,橫行無忌,稍不遂意,便是棍棒相加,挺刃相仇。對這些人,官府是無可奈何的,甚至本地無賴,官府的不法吏役與他們相勾結,本地的良民百姓深受其害。

            時人筆記稱,明中末邳州就有四大害,“訟棍”、“賭棍”、“葬棍”、“媒棍”。

            這四大害如此出眾,以至本地的打行騙行都被他們比下去。

            又或者他們相互勾結,彼此間勢力盤根錯節。

            而這些人,又與各地的土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聽聞楊大人喜歡對這些惡棍下手,茶館各人皆是興奮。

            他們高談闊論,談起了楊河種種,眾人公認意見,楊大人到后,邳州形勢肯定會不一樣。

            至少,這邊土匪會少很多,百姓走在路上也會安心些,不會動不動,就遇到匪徒的綁票勒索打劫。

            正說得高興,角落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抬起頭,他一身青衫,頭戴儒巾,面孔白皙,文質彬彬的樣子。

            但看他雙眸閃動,舉止中帶著一絲深沉,又顯示此人不一般。

            他放下茶盞,默默想了陣什么,唰的張開折扇,就起身往樓下而去。

            看到他,眾多茶客紛紛招呼:“喲,是趙茂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