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0年11月27日,周五,陰。
昨天夜里,北美冬天的第一場雪終于來臨。白色覆蓋了原本黃綠斑駁的島嶼森林,整個哈得孫河口地區就像被切割成若干塊的雪白蛋糕。只是偶爾從那一片白色中露出一縷黑煙,又被寒風悄悄地帶走。
曼哈頓社區東南方、位于東河對岸的布魯克林河灣工業區,在幾天前又被清理出一片面積寬曠的平地,十幾名穿著防寒服或大衣的男子正分成幾組,分別拿著幾張圖紙在河岸和林地之間空地上商量著最后的施工事項。
目前占地還不過百畝的布魯克林工業區內,只有幾座簡單的磚石場和水泥場還處于一種熱火朝天的狀態,能夠在入冬后還能獲得不少好處的德拉瓦族印第安人已經成為了布魯克林工業區內第一批外籍雇工,而更大范圍的工業生產布局目前還停留在紙面上。
這個冬天要做的事是如此之多,讓人力分配陷入了最尷尬的境地。幸好以二把刀導游李想為首的“印第安親善工作隊”的不斷走動,哈得孫河東西兩岸的數個德拉瓦族印第安村落都成為了社區委員會可以利用的勞力,最遠的走訪甚至已經到了后世的澤西市以西。
印第安村落的首領們十分高興能夠在冬天還能獲取華人們的雇傭,甚至他們什么都不用準備,就能在工作結束后獲得許多“豐厚的回報”。長島和史坦頓島上的幾個印第安村落都爽快地答應了華族人的雇傭交易,而且提供的人力遠遠超過社區委員會的預期。
工業區的邊緣,又一片林地和濕地沼澤完成了最后的地面整理工作,砍伐下的原木堆起了好幾座木山,一條通往排水主渠的排水溝還在施工當中。
大約100名手拿各種工具的印第安雇工帶著好奇的表情,在這片新開辟出的平整土地邊圍觀等候著。剛喝過一頓熱滾滾的土豆肉湯的印第安人,正穿著曼哈頓居民贈送的冬服,個個歡喜異常地互相摸來摸去。
對于將社區居民淘汰下的舊衣物轉給印第安人的行為,蘇子寧很是腹誹了一陣。要不是委員會保證所有舊衣物都經過了嚴格的燙洗消毒,他差點把這事與當初歐洲殖民者用同種手段滅殺大量印第安人的行為聯系到了一起。當時以天花為代表的各種傳染病借助舊衣物奪取了數十乃至上百萬的印第安人的性命。
看著把身上的舊防寒服當成寶的印第安年輕人活蹦亂跳的樣子,蘇子寧只能感慨改變歷史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
……
……
“這里,必須在年底前完成一批廠房的建設工作,那批二手機床要盡快運過來……現在有鐵礦了,生鐵冶煉工作要盡快展開,你看冶煉場就安排在那里如何?”
工業部負責人姜兆龍和總工程師林有德蹲在工地木棚邊,看著地圖,對著四周一片平整出的土地指指點點,幾乎所有的工業發展規劃都是二人一手制定。
“礦石品位不高,只能先弄灰口鐵出來,如果礦石和煤的供應不提高起來,估計頭一月產能不會高過500噸。只能生產一些簡單的工具,而現在所有動力都要依靠柴油機,柴油消耗估計不會小。”林有德手里正拽著一塊礦石,手指摸索著礦石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