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統計,過去八個月內,抵達塞維利亞的熱那亞籍商船數量增加了5o%倍,而抵達里斯本的威尼斯籍商船數量則提高了2o%。伊比利亞半島的兩個盟國分別聯系著東西地中海的貿易強國。”
“……熱那亞和威尼斯商人基本壟斷了大半個地中海的海上貿易,后者和奧斯曼帝國的商人更是有著乎我們想象的微妙商業合作關系,他們的銀行家甚至早就是西班牙、法國王室的座上賓。本人認為,國家開通建立‘大西洋地中海利凡特貿易航線’至關重要,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擴大國家影響力、改變因歐洲戰爭導致大西洋貿易疲軟的良好契機。”
“……從熱那亞到佛羅倫薩,從西西里到威尼斯,地中海航線上覆蓋上千萬的人口,粗略統計每年的地中海貿易額過一千萬美元。航線沿海大城市長期缺乏優質的紙張、肥皂、燈油、棉花、羊毛和皮革的供應;意大利的明礬、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銅、北非的谷物、奧斯曼帝國的金銀……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獲得充足利益的參與點。”
“……最后,向尊貴的國會參眾兩院議長致敬,向內閣關總理及史部長致敬。感謝諸位用寶貴的時間審閱本人的述職報告。”
……
放下筆的時候,,長,風,窗外已經是漫天繁星。松開領帶,常玉揉著手腕端過桌上的茶杯,才現茶水早就涼了。
“玉兒,才回來幾日,就如此熬夜費心,明日還要去王家赴宴呢,還是早點歇息,可不要累壞了身子損了氣相。此番在家休養,該要細細考慮下婚姻大事。若是再忤逆你爹爹,少不得還要被訓斥。”
書房的門開了,只見常玉的母親呂氏帶著一名女仆走了進來,后者手里還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雞湯。看著兒子略微紅的雙眼,呂氏一臉的關切。
母以子貴,作為常坤的幾位老婆之一,呂氏打23年前生下常家第一個兒子開始,就徹底翻了身。華美建國后針對移民舊有婚史“既往不咎”的婚姻法,使常家倒也過得平平穩穩。靠著一堆女兒的批聯姻,呂氏等一眾妻妾也個個在家抬得起頭來。常坤更是混得風生水起。
在移民途中出生的長子常玉,就被常家賦予了最大的期望。常玉從小就接受了常家非常嚴格的家教,加上常坤積極推進家族融入華美上流社會,常玉中學畢業后就考取了常春藤高校國際關系專業。
大學專業的緣故,常玉熟通拉丁語、葡萄牙和西班牙語,成績優異,畢業后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內閣外交部工作。先是擔任外交部公共事務司文員,接著兩年后又擔任華美外交部駐西班牙塞維利亞領事館商務助理,年紀輕輕可謂前途無量。
雖然常家和顏公館七姑的女兒周若的聯姻企圖在顏顯屏的暗中反對下最終泡了湯。但隨著不斷在外交部受到重用提拔,常玉就漸漸成為了曼城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之一。據說東聯集團加勒比分公司總經理王貴,已經有意將大學剛畢業的二女兒嫁給常玉。
這次常玉結束了在塞維利亞領事館的一年任職期,回國休假并等待新的工作安排。休假期間。常玉開始認真總結自己在歐洲的工作狀況,甚至還開始給外交部和國會辦公廳寫了一份述職報告,闡述自己對歐洲貿易現狀的新看法。
“媽,明天的宴會我會去的。不過我對王家的女兒一無所知,就不要指望我能當場答應什么。”常玉喝著母親親手端過的雞湯,還在檢查自己述職報告里的錯別字。對母親的話有點心不在焉。
帶著些許雞肉的香湯里還有幾片人參和參須,這種來自遠東的高檔滋補藥材在曼城可是售價不菲。聯想到母親大半夜還親自為自己下廚,常玉就有點愧疚。
“哎,你娘老了,你爹爹這些日子身子也不好,還整日望著東面嘆氣,嘮叨著離鄉數十年,想想還有沒有機會落葉歸根……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現在爹娘也不想著你飛黃騰達,就盼著能早點抱抱孫子,了一個心……”
說著說著,呂氏突然眼睛一紅,就帶著女仆退出了書房,只留下常玉在書房里苦笑不已。
……
熱那亞和威尼斯這兩個傳統的地中海貿易強國,長期以來就是伊比利亞半島兩個老牌殖民帝國的天然盟友。
當迪亞士和達伽馬開始遠航非洲的時候,里斯本擠滿了來自熱那亞的贊助商,以等候消息;西班牙在新大6獲得的貴重金屬,大部分都交給了熱那亞商人去操作。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熱那亞商人的鼎力支持,新大6的現可能還會延后不知道多少年。
在東地中海一度被威尼斯、奧斯曼帝國擠壓喪失了貿易優勢后,熱那亞的貿易重心就開始朝西地中海大幅度轉移。早在16世紀,熱那亞商人參與的地中海貿易總額就高達數百到上千萬佛羅林。
和熱那亞一樣,數次闖入西地中海競爭的威尼斯受到了極大的排斥甚至是卷入戰爭,威尼斯也不得不將自己的商業命運壓在了東地中海區域。在商業利益高于一切的指導思想下,威尼斯早早拋開了宗教上的對立,從而和奧斯曼帝國形成了亦敵亦友的關系。
奧斯曼帝國從16世紀開始漸漸被歐洲主要國家接納,成為地中海乃至歐洲國際地緣政治的一極。三十年戰爭前后,這個曾經和歐洲誓不兩立的伊斯蘭帝國也多次和法國、威尼斯等國結盟,以對抗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
在這個過程中,威尼斯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貿易與外交銜接作用,它的貿易區域廣布整個東地中海到黑海一帶,尤其是來自中亞的優質香料貨源,更是葡萄牙、荷蘭在歐洲香料市場上最強有力的競爭者。而產自中東歐、南歐的許多商品,也被威尼斯商人獨家包辦銷往利凡特(中東地區),從而積累起驚人的財富。
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威尼斯的鑄幣廠每年都要新鑄數百萬的金幣。但依然無法滿足商業貿易的需求。貨幣金融達程度僅次于荷蘭的威尼斯銀行家們,業務范圍甚至已經深入到北歐地區。
面對這樣一個孕育了歐洲商業文明與巨大經濟利益的地中海區域,要說華美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常家長子的述職報告提到的開辟新貿易航線,在近幾年的時間里,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但絕不是唯一一個對地中海貿易有想法的建議。
早在三年前華美和西班牙、葡萄牙的《海鄉和約》談判期間,華美就旁敲側擊地提到過希望能開通意大利貿易的事宜。只是當時西地中海和意大利西部基本上屬于西班牙控制下的熱那亞共和國的貿易壟斷區域,加上熱那亞大商人與銀行家和西班牙王室延續了近兩百年的密切關系,所以當時華美并沒有表現出太過強硬的進入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