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除了斬首和俘虜之外,資用的繳獲反而不多,更加上沈云等沖入羯胡后營大燒一通。真正值得稱道的便是近千馬匹的繳獲,這是在江淮之地用錢糧都買不到的戰略物資,所以也稱得上是一個極大的收獲。
戰果交代完畢之后,便是擬定論功簿了。到了這一環節,帳內眾將都不免精神一振。雖然這一次論功要呈交都內臺中得到批復之后才算確定,但這一戰可謂勝的無可挑剔,江東大亂之后的江北首功,呈交上的捷報如何擬定,臺中也不可能會有大的更改。
今次論功便是正式以甲功而論,一甲功便是一斬首或一俘虜,兵長將領按照級別另計,合肥方面所得丁口還未統計起來,但卻復土極多。真正的論功當然也不可能具體到每個人的斬首,還是以營為單位來劃分戰功,各營兵長歸營后再具體到每一個兵卒。
這一場戰事,收復江北大量失土。當擬定戰報時,作為統率的庾懌和統兵殲滅黃權所部的沈哲子,俱以萬甲論功排在第一序列。這沒有什么好說的,后續眾將的排序才是重點。
緊接著的第二梯隊,拍在首位的便是路永。如果不是路永所部用命而戰,沈哲子所部根本就抵擋不住羯胡的猛烈進攻。
路永在聽到這個排位之后,也是驚愕半晌,繼而便是狂喜,乃至于喜極而泣。他身為歷陽叛將,被在都下閑置良久,心情不可謂不忐忑,倍感前途黯淡。實在沒想到竟然能夠在過江初戰、江北首勝便能列名軍功前列!
眾將皆擊掌祝賀,不乏人在望向路永時充滿羨慕。這一戰功意義之大,還要甚于實際。路永有此一功,日后在豫州軍體系中真是不愁機會。
整個第二梯隊中,列名者十數人,沈哲子所部諸將便得居七八席。包括江畔結陣力據黃權的胡潤、率眾襲營得手而退的沈云、率領騎兵鑿破羯胡軍陣的沈牧,就連俯拾大功的曹納都列名其中。
至于庾懌所部主力,因為幾乎沒有遇到什么戰事,真正大功者反而不多,畢竟復土大功已經記在了庾懌頭上。至于這份功勞稍后該要怎么分配,那是庾懌這個刺史該考慮的問題,臺中也難干涉太多。
當大功者王愆期之名也被念出時,帳中包括王愆期在內,神情俱是一滯,整個帳內氣氛都為之一凝。
庾懌擺手,示意誦讀軍功名單的參軍暫停,起身環視眾人,繼而便說道:“今次一戰,自是王命殷望,臺內諸公深眷,朝野內外共襄之盛舉,但仍離不開鎮內上下用命,將士戮力而戰。凡有功,必有償!不以人情、不以舊勛、不以前過、不以卑用,因事而論,唯功是舉!”
大帳中一時間鴉雀無聲,哪怕庾懌已經講完坐下,這一番話仍然仿佛回響在眾人耳畔,良久之后才驀地爆發出一陣猛烈的喝彩聲,久久難平!
庾懌落座后再與沈哲子對望一眼,彼此眼中不乏欣慰。雖然僅僅一次論功不足完全消除頑疾世風之影響,但最起碼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人世諸多可欠,唯獨舍命搏殺之功不應貪墨!
至于最后,則是整個豫州新復之土的經營鎮守安排。這一次大勝,直接將占領地推進到涂水上游,臨近淝水芍陂!整個豫州鎮土,理論上陡翻兩倍有余!
由于此鄉久戰廢土,城邑多廢棄,民戶多離散。所以自然不能再以慣常的手段來安頓經營,必須要大置僑郡來治理。
雖然這種大事還需要臺中首肯,但在沈哲子的建議下,庾懌還是決定先拿出一個方案來,避免臺中插手太多。
此前圍繞歷陽附近,便已經僑置頗多郡縣,比如譙郡、潁川、包括沈哲子的封國烏江在內,便是屬于南譙郡。但這些僑郡大多龜縮在歷陽地近大江一畔,名之為縣,不過數鄉,名之為郡,不滿一縣。
現在有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僑置的郡縣自然也需要大幅度的擴充起來。畢竟雖然流離失所,但一個鄉土舊稱對民眾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后世無法想象的,對于日后招撫流民整頓地方有著極大的好處!
所以在這規劃中,原本的豫州舊土俱納入僑置潁川郡,即就是歷陽并其周邊,由庾懌鎮守。至于原本的南譙郡,則向西轉移到濡須口附近。圍繞合肥僑置新昌、高塘等郡,暫由郭誦等將分領。
至于沈哲子筑城所在的涂水流域,則僑置梁郡,治土囊括整個涂水流域,包括原本杜赫所在的涂中。而這個新置的梁郡,自然由沈哲子擔任太守。
同時未來豫州軍也會進行大規模的整編,梁郡將會是最重要的駐兵地點,陸續充兵至六軍之眾,用以抵御且準備來年收復淮南!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