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漢祚高門 > 0960 光復舊都

            0960 光復舊都

            晉軍收復河洛這最終一戰,結果就以這種極為古怪的方式結束,這讓晉軍各路將領在詫異之余,更有幾分猝不及防并無法接受。

            河洛戰事進行到這一步,其實已無懸念。周遭雄關要塞俱都告破,四面王師匯集于洛陽周邊,剩下一座金墉城孤立無援。對于各部將領而,所面對的問題只是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以及該要由誰采擷這最后的勝利果實。

            此前沈哲子嚴懲郭誦以整軍,效果可謂卓著。當各軍會師于洛陽城外的時候,哪怕就連求功之心熾熱難當、不計代價拿下孟津的徐州眾將們,也都能在這個最后的要緊關頭勒令約束住部屬,沒有發生什么爭進搶攻的亂象。

            金墉城這座城池,本身就是作為洛陽衛城而存在,城墻堅厚,可謂是如今洛北唯一堅城。而且四方關塞潰卒多涌入城內,最起碼聚集了有數千之眾。單單看金墉城周邊那些嚴密的防御工事,便可知守軍為了堅守于此做了十足的準備。

            兵法有圍師必闕,就是為了避免趕狗入窮巷,激發出敵人的搏命之心。一旦情知必死,便自然能將生死置之度外,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若是貿然進攻承受敵軍的臨死反撲,致使傷亡慘重,則雖戰無功。所以各軍都極有默契的停下來,等待大都督臨陣督戰調度。

            敵軍敗卒盡歸金墉城,城內厚儲,城外清野,任誰看來這都是一副打算負隅頑抗、至死不降的決絕場面。

            但是,城外王師諸軍剛剛會師,甚至還沒來得及發起第一次的進攻,結果這座要塞便自己先燃燒起來!如此詭異情況,實在令人費解。

            所以眼見城頭火起之后,王師各部也都快速遣使詢問友軍是哪一方手筆,然而各方俱都不知,甚至根本就沒有接受到類似的訊息。就好像敵軍自己不堪疲戰,干脆縱火尋死一般。

            類似的情況,各路率軍將領俱都沒有經驗,于是便由在場身份最高的譙王司馬無忌做出決定,無論內中是個什么形勢,各軍先聯合嚴密封鎖洛陽周邊,而后急信傳告滎陽大營。

            大火整整燃燒了兩個晚上并一個白天,當沈哲子自滎陽大營聞訊趕來時,整個城池仍是濃煙滾滾、熱浪襲人。

            “大火自城外而起,先是引燃城下積薪,而后火勢壯大便往城內蔓延。末將等不知緣由,不敢冒進,謹守四面,賊軍逃出者極少,應是大半被燒殺于城內,郊野雖然俘獲些許殘眾,但也都所知不詳……”

            雖然久未見面,但身在戎旅,譙王也來不及與沈哲子敘舊,將大都督接入營中后便開始講述金墉城異變過程:“另金墉城南洛陽殘城中,另有一部守軍約在兩千人數,甲兵俱置營外,其眾自陳乃是洛陽周邊鄉眾,被迫從賊,但卻絕無抗拒王師之念,城下縱火自云其眾所為,但是否屬實,仍待追查……”

            聽到如此詭異過程,沈哲子也頗覺費解,在營中稍作休息,便直往烈火焚燒后的金墉城而去。

            這一片仍是焦土灼熱,遠遠看去那原本堅厚高大的城墻也都被猛火焚燒、濃煙烘烤得焦黑干脆,些許馬蹄聲接近,都能震蕩得墻皮簌簌剝落。

            而在城墻倒塌一角,可以看到城內也是滿目瘡痍,積薪數尺之厚,一些城墻角落里堆積著厚厚的人畜殘骸,一些被焚燒得慘白的骸骨隱約可見,整座城池已經全無活物,化作死城。

            饒是眾將早已經就近查看多次,此刻看到如此慘烈畫面,仍覺心頭發寒,更加有感于水火無情。數千人眾就這么被圍堵在城池中,一場大火后焚燒得干干凈凈。

            沈哲子從來不是什么仁厚君子,掌軍以來也是屢施水火之謀,就算這些殘軍沒被燒死,他也早就打算趕盡殺絕,不留戰俘。但哪怕一樣是死,戰陣誅殺與被圍堵在城中猛火焚燒所帶來的沖擊都是不一樣的。

            通過對城外積灰以及城門周遭布置,可知這城池已是四困,火勢蔓延之后,根本沒有多少人能夠逃亡出來。

            雖然譙王稟告已經有洛陽鄉眾承認所為,但沈哲子仍然心存懷疑,金墉城已被四面圍困,那一路軍隊居然還被安排在城外駐防,可知根本不得守軍信重。

            既然心存懷疑,而且又在城防有著極大隱患的情況下,那一路守軍居然還能夠悄無聲息的靠近縱火,就算是他們所為,也必然還有其他隱情,或是有金墉城內極為重要之人給他們提供方便。

            金墉城被燒,這一結果有好有壞,好處是可以避免最后的激戰并無謂傷亡,提前完成收復舊都的目標。壞處則是這一座堅城也難堪再用,而洛陽城本身也殘破不堪,多達數萬大軍集結于河洛,居然沒有一座完整的城池可供駐扎。

            當然對于一眾將領們而,還有另一樁壞處,那就是眼見最后一場大功唾手可得,但卻沒想到無功而止。要知道眼下的金墉城就等同于洛陽城,收復舊都如此輝煌戰果,一旦仔細計功,最起碼可以分出十數樁大功,封侯都有指望!

            “將那些鄉勇引入野地空營,則其宗長鄉老入見。”

            沈哲子在金庸城外默立半晌,然后轉身回營,同時吩咐說道。

            沈哲子入營后,各營主將也都紛紛聚集于軍帳內。很快便有兵卒將幾名素縞投降打扮的人引入營帳中,那幾人入帳后不敢左右觀望,伏地膝行,口中則高吼道:“河南郡下鄉丑敝民敬拜大都督!”

            “爾等能伏敬王命,歸義王師,也算略有忠念可陳。起身答話,先將金墉城變故細細道來。”

            沈哲子心內存疑,也就不與這些人虛辭對答,直接發問道。

            那幾人聞后才戰戰兢兢起身,側立帳內,不敢面北,只是有兩個中年人在起身的時候,視線余光無意中掃見端坐在上方的沈哲子,動作為之一頓,臉上也流露出許多控制不住的驚詫。

            晉軍大都督沈維周,近年來時譽隆厚,號為天中國士,他們自然也有所聞。只是在親眼看到之后,卻實在難以將這個姿容俊美的年輕人與一位執掌十數萬強軍的方伯大將聯系起來。

            哪怕傳中多有少年有為、俊美無儔之類的形容,往年他們只道譽之過甚,難免夸大失實,可是在親眼看到之后,才知名無幸至,這位少年方伯單從外表來看,似乎較之傳還要更優秀幾分。至于能力上更是不必多作懷疑,單單在這種場景下見面,便知其人無負其譽。

            眼下生死尚系于人手,這幾人自然不敢松懈,起身之后便有一名老者按照早前的商議近前一步,佝僂著身軀顫聲道:“我等河南鄉眾,絕無自墮從賊之念,素來便有歸義之心,然則鄉眾卑鄙,難棄舊鄉,又有奴賊桃豹霸凌此境……”

            這老者開口便是一番長篇大論,痛陳內心如何掙扎委屈,配合著那老邁顫抖的語調,自有一種悲愴氣氛被營造起來。

            不過能夠被鄉人派出接洽,其人也算是不乏分寸,在一眾晉軍將領們將要心生厭煩之前,及時扭轉話題講到金墉城變故上來:“我等愚眾,迫于奴賊暴行凌辱,不得不偽事于奴,但心中須臾不敢忘懷歸義王道,幸在奴軍中有一高士盧德對鄉眾頗有憐憫……”

            “盧德?”

            沈哲子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待見那老人惶惶收聲,示意他繼續說起來。至于他則一邊聽著那鄉老講述他們如何在盧德的暗里指示下一步步將金墉城推入險境而后最終縱火燒城的過程,一邊回憶與那個盧德有關的訊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