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文廣這個大賊,其實早期的時候也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大頭兵,當兵就是因為家里太落魄,沒出路,稀里糊涂被忽悠成魯國官兵,然后,他在官兵隊伍里,遇到了自己的貴人。
五年,那個貴人教他讀書識字,認識了許多道理。等那位貴人戰死后,衛文廣果斷逃出了軍旅,足足深思了一個月,他才決定以后該做什么,造反!
為魯國當官兵是沒有任何前途的,軍中貪腐橫行,絕大多數將軍將領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惡虎,官兵也沒什么戰斗力,而魯國一旦出事,比如海盜,或者三大島境內的流寇,一旦出現,官兵就是炮灰了。
他的那個貴人,就是在剿匪的過程中,被坑的戰死的。上面發下來的刀槍衣甲,簡直是神坑,出征的調撥費,又被上頭狠狠克扣,搞得全軍沒士氣,人心渙散,最后就被流匪仗著人多,一口氣打崩了。
那一波流匪怎么滅的?被當地士紳豪族湊出來的兩千多精銳家丁,給打崩了。
那個時期,衛文廣就是他那個貴人的親兵。
他在官方敗軍里,也有著一定的名望和影響力,決定日后該造反,要為造反蓄勢時,他第一支私鹽販子隊伍,就是從官兵敗軍里招收起來的。
那年的衛文廣,才24歲,起步一群敗軍之兵,搞著走私的事,幾年磨煉,才有了今天的結義七兄弟,以及幾百個被精心培養出來的什長、隊率之才,以及龐大的家業。
千萬別小看那幾百個什長、隊率。
魯國軍伍之中,五人一伍設伍長、十人一什就是什長帶,五十人一隊,設隊率!
有了幾百個那樣的基層團隊,擴充一下,能統管多少軍力?
“其實,我們一直等到今年才有機會,也是運氣,若是提前兩三年,我們還沒有這么充足的底氣呢。”
“老二老三,你們各自帶十幾個兄弟,去薛城府南北兩個方向,一旦哪里出現成規模流民,就去領著他們殺土豪,分糧。擾亂一下那兩地,切記,不要像真流匪那樣荼毒鄉里,咱們只殺土豪,取糧食。一定要嚴控風氣。”
“薛城府以后就是我們的根基,絕對不能亂!”
“等你們的聲勢做起來,我就在這里樹旗,說要防備流賊霍亂上喜縣,拉一支民團自保,縣衙的人物,我會打點好,一旦民團擴充起來,訓練一兩個月,就是能打的好兵了。”
…………
吩咐著幾兄弟時,衛文廣也忍不住在心下感慨,沒有那位貴人,他哪里會懂得那么多道理?
就是那位貴人說的,在魯國鬧流匪,根本沒前途,地理縱深度太小,到處都是平原一馬平川,高層士紳豪族,只要把家丁私兵集結一下,就是一支相當能打的大軍,靠騎兵,靠船運,不管哪里有成規模的流賊,都會輕易平滅。
魯國因為災難出現的流賊,一直都是旋起旋滅。
那樣的事,反而更助長了魯國士紳豪族的強大,每一次匪亂,魯國各地士紳都是吃的肥腸滿肚。
官兵只是炮灰,能打就去試試,不行了,士紳們再接盤。
甚至,歷史上,就是三十多年前,轟動魯國還名傳到現在的王三之亂……那是橫行整個飛云島,聚眾十幾萬的亂賊,絕對稱得上大賊了,可王三之亂,是士紳豪族在放任,才讓王三聚眾十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