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現代化游艇一小時十幾節,那是輕松比肩其他船只六七倍或更高的速度。
這一切的一切,太超出任我行的想象了。
至于篡教主之位?夭壽了,現在的任教主,還有回神教執掌權柄的那一天么?沒聽到幾位仙君要帶著他下南洋、走西洋么?目前更是在培育他成為新一代水手?!!
坑爹,自己只是帶著兩個光明使,去山東府探一探五岳劍派之泰山派的底細虛實,在濟南府吃頓飯而已,這就淪落成仙君座下一水手了?還有沒有出頭之日了?
他一個小水手,教主不教主什么的還重要么?
差不多時間里,南都城外臨近長江的岸邊,幾臺轎子被轎夫抬著快速抵達,等轎子里走下一道道身影時,原本匯聚在岸邊看熱鬧的眾多閑人,立刻對這些新來的退避三舍。
新來的幾位,來頭太大了。
為首一人是徐邦瑞,中山王徐達第十三世孫,第一代魏國公徐輝祖的第十二世孫,第七代魏國公。
或許有人會疑惑,第七代魏國公,怎么就成了第一代的十二世孫?這里面就是各種輩分類問題的,比如第五代魏國公徐俌死后,國公位直接傳給孫子。
有這種跨代傳承,就導致了類似的代差。
不管如何,在目前的南京城,當代魏國公徐邦瑞,那是頂尖的勛貴,土皇帝。
伴隨徐邦瑞一起來的兩個轎子里,一個是當代安遠侯柳懋勛,另一位就是隆平候張炳。
三位都是傳承了近兩百年的富貴,在這南京城里,個頂個的強悍。
說的不客氣點,到了明朝后期,京城皇帝的圣旨到了這南邊,若是沒有這幾位的支持,能否順利推行下去都不好說。
萬歷初年還好,文有張居正,武有戚繼光,連俞大遒也是去年才死,目前的南都勛貴們還不敢蹦跶多歡,再過一些年,若沒有外力干預,在史實上大明文武日漸凋零后,整個江南誰說了算?
就是東林黨為首的士紳集團,以及魏國公、安遠侯、隆平候等為首的勛貴土皇帝勢力了。
在各自管家親隨的侍奉下,徐邦瑞幾個登高望遠,看著一百多米長在江水中跑的飛快的大白船,徐邦瑞、張炳、柳懋勛三個都是面面相覷。
沉默片刻,柳懋勛忍不住心驚道,“公爺,這么龐大的船,都快直追當年鄭公公的寶船了吧?若我們的船隊能有幾艘這樣的大船,還能無帆就跑的這么快,豈不是??”
明中葉的倭寇之亂,霍亂大江南北沿海之地,里面有很多都是士紳、或勛貴在支持著作亂。
大明想開海禁屢屢被官員集團阻止,就是不開海禁,那么海貿利益就掌握在南邊勛貴和士紳大族手里,開了海禁,海貿之利就會被無數小民和小地主參與進來,分薄他們的利潤。
身為南都頂尖勛貴,柳懋勛一眼就看出了,這只白色大怪船蘊含的利益。
歷史文獻記載,鄭和的寶船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折算下就是140米,后世新建的山東號航母才315米長度。
歐羅巴大航海時代初期,就是這個年代,蓋倫帆船基本才長46-55米。
西班牙縱橫四大洲各大洋營造第一代日不落帝國,主力就是蓋倫帆船。
鄭和寶船早已失去蹤影的大明,哪怕海貿發達的南方,一百多米長、三層高的現代游艇?絕對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