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汪!
隱隱聽到狗叫聲的沈溪從熟睡中醒來,她轉頭望向床邊,果然在那里看見了乖巧蹲坐的初五。
“汪!”初五見沈溪醒了,激動的尾巴直搖。
“初五,你怎么進來了?”沈溪昏昏沉沉的坐了起來,她感覺自己有些不大對勁,腦袋好像特別沉,沈溪拿過床頭的手機查看時間,發現竟然已經是上午十點了,頓時有些不可思議道,“我怎么睡到現在了?”
沈溪揉了揉昏沉的大腦,去洗手間簡單的梳洗了一下,披著一件寬大的披肩帶著初五往樓下走去。
正在收拾客廳的張嫂,看到初五從樓上歡快的跑下來,后面還跟著沈溪,頓時有些緊張的道歉道:“太太,是不是初五上去吵醒您了?都怪我剛才沒看住,不小心讓它從院子里跑進來了。”
“沒事,我也該起了。”沈溪笑著寬慰道。
“太太,您是不是不大舒服啊?”張嫂敏感的察覺到沈溪的精神不大好,忍不住問道。
“可能是昨天喝了點酒,又吹了風,所以有點感冒了。”沈溪在沙發上坐下,初五立刻從旁邊跑過來窩在沈溪腳邊,沈溪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初五的狗頭。
“那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啊?”張嫂緊張道。
“不用那么麻煩,家里有感冒藥嗎?我吃兩片,再睡一覺差不多就好了。”沈溪說道。
“有的,有的,有感冒沖劑,我這就去拿。”張嫂說著就去客廳一角的備用藥箱里翻出了一盒感冒沖劑,泡好之后端給了沈溪。
“謝謝。”沈溪接過杯子喝了一口。
“太太,我去給您熬點白粥。”張嫂說道,“這感冒的人啊,沒什么胃口,但是東西一定要吃的。”
“那麻煩您了,張嫂。”沈溪笑著道謝。
“不麻煩,不麻煩,都是我應該做的。”張嫂有些受寵若驚的連連擺手,放下收拾了一半的客廳去廚房熬粥去了。
因為感冒了身上沒什么力氣,又不想上去繼續睡,沈溪喝了感冒藥之后干脆就窩在沙發上抱著初五一起看新聞。
張嫂把砂鍋放在爐子上,等水燒開之后,又轉了小火慢慢熬煮。這期間張嫂怕沈溪會餓,又找了一些小點心端去給沈溪吃。
“張嫂您真細心。”沈溪忍不住說道。
“太太您太客氣了,這還不是我應該做的嗎?”張嫂笑道。
“張嫂您是什么時候來這里工作的?”其實沈溪知道張嫂是一年前來的這里,不過這一世相處的時間不長,還是要假裝不知道的。
“我來這里一年了。”張嫂一邊回答沈溪的問題,一邊繼續拿著抹布擦桌子。
“那您做的習慣嗎,喜歡嗎?”
“習慣,也喜歡,蘇先生人又好,給的工資還高,而且我早上九點上班,晚上做完晚飯就可以走了,工作時間也不長,晚上還能回家照顧孩子。”張嫂滿臉的笑意顯然很喜歡這份工作。
“九點?”沈溪詫異道,“可是你這兩天來的很早啊。”
“那是因為太太您來了啊。”張嫂笑道,“以前先生一個人住的時候都是出去買早餐吃,所以我就不用做早餐。但是您來了就不一樣了,先生要留在家里和您一起吃早餐,我得給你們做早餐啊。”
“那不是增加您工作量了?”沈溪問道。
“哪里啊,本來先生給我的工資我就應該24小時隨叫隨到的,現在已經很輕松了,而且先生最近又給我長了1000塊工資,我都不好意思要了。”
“那您從家過來,每天都要起很早吧?”沈溪問道。
“還好,我家離這里不遠的,騎個電瓶車也就半個小時。”張嫂笑道,“路上還能順便買個菜呢。”
“是光明路旁邊的那個城中村嗎?”沈溪想了想好像只有那附近有便宜的房子出租。
“對,太太您也知道那邊啊。”張嫂有些驚訝的問道。
“路過過一兩次。”沈溪笑道。
“太太,我跟您說啊,我做過很多人家的保姆阿姨,也遇到過很多很有錢的老板,但是您和先生這樣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張嫂發現沈溪一點架子都沒有,還很喜歡和自己聊天,于是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
“怎么說?”沈溪好奇的問道。
“人好啊。”張嫂夸道,“你看,都是有錢人,別的人家對我們這些保姆呼來喝去的,要是有一點做不好的,脾氣好點的說兩句,不好的還得去中介投訴我呢。但是您看看您,從早上起來都跟我說幾回謝謝了,真是太客氣了。”
沈溪笑笑沒說話。
“還有先生,雖然先生話不多,但是特別會替人著想,特別會疼人。”張嫂說道,“如今這樣的好男人不多見了。”
“怎么說?”沈溪疑惑道。
“就從這房子的裝修就可以看得出來啊。”張嫂說道,“我在這里工作一年了,這先生啊工作實在是太忙了,一年里頭我見他的時間都數的過來。每次煮了晚飯,經常第二天都是原封不動的放在桌上。但是為了給您裝修這房子,先生連著一個星期每天下午都提前回來看進度的。”
“這房子……”沈溪愣了愣。
“是啊,就半個月前剛裝修好的,從里到外,家具窗簾都換了一遍。”張嫂說道,“其實之前的裝修已經很新了,但是先生說了,太太您喜歡這種什么……暖色調的,所以先生就都給換了。”
“要我說啊,這貴的東西就是好,以前我們老家裝修完那一屋子甲醛味,得放好幾個月才能住人呢。但是您看這,啥味都沒有。”張嫂嘮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忽然發現沈溪不說話了,頓時有些忐忑起來,“哎呀,不好意思啊太太,你看我年紀大了就喜歡嘮叨,說了這么多。”
“沒事。”沈溪說道,“我還得謝謝您呢,您不說我還不知道這些呢。”
“先生沒跟您說啊!這先生啥都好,就是話太少,但是這種男人才靠的住。”張嫂對蘇杭有著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