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顧家過的也不好吧?
“……少爺,您慢點,等等我。”
小廝樹鳴緊跟著張居齡,他跟著少爺久了,知道什么話該聽,什么話不該聽。
只是,少爺走的太快了,他完全跟不上腳步。
凌波苑書房。
顧臨坐在太師椅上喝茶,見張居齡進來,屏退了屋里的仆人。
“……學生拜見顧大人。”
張居齡拱手行禮。
“客氣什么,坐下說話。”
顧臨滿了一盞茶,遞給張居齡。
“學生不敢。”
張居齡謝過,站在了顧臨面前。
顧臨再三讓座,見他不肯,也就罷了。
他抿了一口茶,開門見山:“找你過來想談談心……有些話憋在我心里很久了,也是時候說出來了。”
“三年前,周寧周御史從京都趕去湖廣主持鄉試,你是參試的生員之一,你學問出眾,當年的考卷應該是榜首,周御史也是這樣認為的。
但他是我的學生,在此之前,我們曾商議過,讓他判你落榜。
因此還和另一位監考官湖廣按查僉事錢恭鬧了起來,錢恭一生正直,不懼京官,冒著丟掉烏紗帽的危險,當著眾官員斥責周御史徇私舞弊……后來,還是我出面才壓下了這件事情。”
顧臨說的簡潔,張居齡卻聽的一愣,“您為什么這么做?”
十七歲的少年低眉斂目,眼瞳深瞇。
經歷過會試落榜后的第一次挫折,他已經懂得收斂鋒芒。
顧臨說的他確實有所耳聞,當年沸沸揚揚的,他心里也存了芥蒂。
顧臨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問道:“你有聽說過‘傷仲永’的故事嗎?
先天的通達聰慧如果不好好教導,一味的攀比炫耀,只會泯然于眾人。”
“……我耽誤你三年,就是要磨練你少年成名的自負。
古人說大器晚成,是指中才而的,而你不是,你的才華像能臣管仲、蕭何一樣,是可以做大事,改變國家命運的。”
顧臨起身,背對著張居齡站在書房的槅窗前面,深沉的囑咐著,好像在訴說誰的冤屈。
此時此刻,他像所有惜才的先賢們一樣,渴望找到輔佐社稷的良臣。
張居齡十歲那年,他考過他對句,才思精巧敏捷堪稱一絕。
他不是浮夸的文人,對張居齡的喜歡和愛護是發自內心的。
顧臨少年為官,做了幾十載,雖然年邁了,血液卻是滾燙的,最初的本心終究是熱愛他的國家和同胞。
“謝大人指點。”
張居齡跪下磕頭,多年的謎團終于恍然大悟,顧大人的干預是想讓他真正的有所作為。
會試失敗,他確實倍感苦澀,特別是神童光壞散去后遭受的各種冷眼……
一次考試的失敗竟然能使他失去曾經擁有過的一切?
世間的人情冷暖莫過與此。
“起來。”
顧臨攙護張居齡,又道:“想要身居高位、為民立命,自然要忍常人所不能忍,做常人所不能做。”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