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天津會議正式舉行,會議一致決定通過徐世昌為下屆總統,并通過繼續對南方進行軍事行動。
曹錕是因為副總統已是指日可得,所以由主和轉而主戰,至于張懷芝厭戰是因為想回山東老巢,不料他回到山東后,代理山東督軍張樹元一定要真除,不肯交還督軍位子,他只好揖讓,這一來他便落空了,于是只好向南方找地盤,因此他便也由主和轉為主戰。
張懷芝愿意赴南指揮軍事,正好符合當時的需要,因為曹錕既然要當副總統,自然不愿赴南方,其他的主戰的大將如張作霖、倪嗣沖等都不愿[破曉-尋卿入夢來]離開他的地盤,張懷芝在北洋派中資格頗老,而他已無廟可依,正好成為段對南第五期作戰統帥的主要人選。
雖然張懷芝不是能征慣戰的良將,但總比派不知名或資格淺的人來得妥當,于是張懷芝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南征主將。
張懷芝雖然余勇可賈,愿意擔任征南統帥,可是他還是s&egrave厲內荏,他必須找一個打手。這時候,當之無愧的是吳佩孚!
6月20日他又由天津到北京來報告天津會議的決定,于是他向段祺瑞悄悄地提出這個要求,段祺瑞正欣幸他愿意披戰袍,親上前線,自然立刻答應,就是這天,北京政府發表了下列幾道命令:特派曹錕為四川、廣東、湖南、江西四省經略使。特派張懷芝為援粵軍總司令,吳佩孚為副司令。特派李厚基為閩浙援粵軍總司令,童葆暄為副司令。令魏宗翰為陸軍第九師師長。日令張樹元護理山東督軍兼省長。
曹錕由“兩湖宣撫使”一躍而為“四省經略使”,在民國政府中這還是最大的地方官。印鑄局特地替這個新官鑄了兩斤多重的銀質獅紐大印,比特任官的印還要大。這一來便顯示曹錕的地位是在各省督軍之上,也就是副總統的候補[破曉-尋卿入夢來]人。表面上看起來段祺瑞很捧曹錕,其實是非常勉強的,段生平最重資格,以前看不起黎元洪,是因為他在滿清只做到協統,曹錕以布販出身,段怎會看得起他!
曹錕在北洋派中本以“老實人”出名,可是這次反反復復,證明老實人也會玩花樣,段在瞧不起曹的出身而外還加上對他的不信任。
可是四省經略使,實在是個空名。不說別的,光是四川、廣東現在就控制在了那個什么大元帥王恒岳的手里。
難道那個王恒岳會把四川拱手交出來嗎?
也正在這種心態下,曹錕竟留在天津si邸花園內飲酒看花,絕無南下之意。
段祺瑞想加重他對川、粵兩省軍事責任,而他卻好整以暇,避重就輕。
北京一再電促南下,他回電請先發清欠餉后,劃定經略使權限,絕口不提南下就職,請他到北京去,他也一概都不答允!!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
<siddot>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