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就完事了!
看到信息的最后幾個字,唐小星猛然從床上坐了起來。
一時間積壓在心底已久的委屈和不甘瞬間化為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是啊!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彈就真的錯了嗎?
甚至教授都沒有完整地聽過一遍她按照自己想法的演奏!
無論對錯與結果,她今天一定要讓教授完整地聽一遍她的演奏!
不過在此之前她要先聽完琳琳發給她的錄音。
她本就遺憾前天中午錯過了小車線上音樂會的現場,加上這兩天太過繁忙,她正等著聽完今天下午的音樂會要把小車的線上音樂會補回來。
幾乎帶著一種絕對崇拜的心理,她點開了小車發給她的視頻。
看著視頻里一身黑色禮服長裙的小車,唐小星自己都沒有察覺到,她已經許久沒有笑得這么開心了。
小小星:琳琳你的頭發又長了!我要開始欣賞啦!
“
只一聲開頭的和弦,唐小星耳根處便一陣發麻。
好有感覺的開頭。
肖邦即興幻想曲她很早之前就已經練完了,她自認為非常熟悉這首作品的感覺。
可此時此刻小車的開頭卻給她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感受,有點像她聽過的一位法國鋼琴演奏家羅薩諾現場演奏的感覺。
但到了右手旋律開始跑動的時候又變得完全不一樣,羅薩諾做了漸強,而小車做了減弱。
音樂色彩一順便夢幻起來。
唐小星偷笑,上行做減弱可是李老師的手指絕活。
她想起去李年夏令營李老師給他們五組上課的時候咱們給她開過這個小灶,如何通過手臂的自然帶動在上行演奏中做漸弱。
李老師當時說了一句話,她現在還清晰記得:“誰告訴你們上就一定要做漸強?上樓梯不是應該越爬越累嗎?有沒有道理?”
有道理!
可太有道理了!
當時李老師說完這句話唐小星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歡,從來沒有一位老師會用這樣的方式給她講述如何演奏鋼琴。
隨后李老師用一首299練習曲給他們示范了如何運用上行減弱為音樂增色――
奧秘其實是在上行結束后準備下行的那一瞬間,因為有了前面上行漸弱的音響鋪墊,所以到了下行音符準備墜落的一瞬間,音樂就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停頓,然后瞬間墜落。
就是這個瞬間,一下就讓當時的唐小星入了迷。
她居然在練習曲里看到了聲音可以靜止,又可以自然加速。
這種令人難以想象的飄忽無定感極具異彩,就如同此刻視頻里琳琳連續勾勒出的旋律線條。
好棒啊.好喜歡.
然而就在這時,唐小星左眼眉梢可愛地跳了一下。
接著露出怪異笑容,怎么回事,琳琳這里怎么忽然掉速度了?
與剛才前面的處理完全不一樣了呢?
這里是有什么設計嗎?
唐小星正思索著,馬上音樂又回來了。
所以剛才是琳琳失誤了?
緊接著她便明白了。
哈哈哈!
原來琳琳不是在謙虛啊!
‘我根本沒有練好,你聽一下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剛才音樂一開始她就忘了琳琳這句話,現在她明白了。
果然是一聽就明白了!
琳琳果然沒有練好啊。
不過又有什么關系呢?
依然很棒啊。
唐小星絕不是因為這是小車的演奏所以有意包庇。
在她聽來盡管琳琳后面的瑕疵越來越多,但有一點很重要,琳琳整個演奏是完整的。
就好像畫一幅畫,琳琳已經用鉛筆畫好了整幅畫的輪廓,只是有些地方還沒有上色。
重點是輪廓啊!
小小星:琳琳你好棒!
琳琳:彈得很爛啦!小星你等我一下,我收拾一下桌子
小星星:明明很好啊!我不著急,你是不是要午休了?
等小車的期間,唐小星又聽了一遍,再聽她更加佩服小車。
她聽到了,確實如琳琳所說,這首曲子琳琳確實還沒有完全練好。
但是視頻里的琳琳給她的感覺和狀態就像是在演奏一首完全拿手的作品。
如果讓她拿一首沒有臉熟的作品上臺,她肯定沒有這樣的演奏狀態。
甚至說,她根本不敢拿一首自己還沒有準備好的作品上臺。
琳琳的勇氣實在讓她敬佩不已。
并且她發現對比小肖賽的舞臺,琳琳對于舞臺的掌控力有了明顯地提高。
這是一種很難描述的感覺。
小肖賽上,琳琳坐在鋼琴前像是裝點舞臺。
而此刻手機里的琳琳坐在鋼琴前,整個舞臺都像是她的背景。
這才過去不到一個月啊,琳琳真的又進步了。
唉。
唐小星為小車感到開心的同時,對自己這一段的表現只能暗自搖頭。
琳琳:我來啦!
小小星:今天不午休嘛?
琳琳:不午休啦,小星你要不要再睡一會兒?
小星星:我不睡了,準備起床練琴。
琳琳發來一個驚呆表情:現在練琴不擾民嗎?
小星星:放心啦,我住的地方沒關系,琳琳這首曲子你練了多久
琳琳:不到半個月,我下了好大的功夫才彈成這樣!
唐小星心驚,才不到半個月就練成這樣啊:已經很強了好不好,不行不行,我要起床練琴了!謝謝琳琳!等我給你發新錄音!
-
仿佛看到了屏幕對面唐小星振作的模樣,這邊小車同學也暫時松了一口氣。
在小車看來唐小星要面對的問題遠不止于此。
如果唐小星今天錄了自己想彈的一遍,卻又被教授否定怎么辦?
或者說教授不否定,聽完之后給予唐小星肯定,然后繼續要求唐小星用自己的要求演奏。
出現這樣的局面唐小星又會怎么辦呢?
總不能以后所有學習的曲子唐小星都練兩個版本吧?一個版本是自己想彈的,一個版本是教授要求的。
小車只用稍微一想,就覺得頭大。
這根本就是一種理想情況,實際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當一個樂句練出了肌肉記憶,怎么可能輕易地用另一種奏法來替代。
而且唐小星一直給她的感覺都是聽話的孩子,不像她。
可能教授一說什么,唐小星又生出退縮想法,接著又回到這兩天的狀態。
這不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可是她也不能說唐小星現在的教授不好。
用老師的話說,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方法。
剛才她問唐小星相不相信現在的教授,唐小星說不相信。
其實看到唐小星回復不相信的時候,她心里也挺為那位教授難受的。
從唐小星的描述中她感受得到,那位教授對唐小星很好。
可即便如此,唐小星已經不信任這位教授了。
一個學生不信任對自己好的老師,這不是一種悲哀嗎?
或許這位教授的教學法并不適合唐小星?